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新质新造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骇人听闻的“大水牢”,见证抗日军民硬骨头

时间:2025-07-16 08:53:33  来源:大众日报  作者:
菏泽曹县县城西北30公里,有座“安陵堌堆”,在堌堆脚下,有三个相距不过两三公里,呈“品”字型排列的村庄,刘岗、曹楼、伊庄。它们一前两后、相依相连,俨然一座天然的连环堡垒,这就是大名鼎鼎的“红三村”。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红三村”的干部群众依托不到300人的地方武装,与9000多名日伪敌人顽强战斗达128天,并取得保卫战的最后胜利。6月26日,记者走进“红三村”抗日联防遗址,寻访红色记忆。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共山东省委就派员在刘岗建立了党支部。1939年2月,杨得志率八路军115师344旅挺进曹县西北,开辟鲁西南抗日根据地。同年7月,中共鲁西南地委成立,领导这一地区的抗日斗争。刘岗、曹楼、伊庄这三个村成为指挥机关办公、生活的大本营。
当年,日伪军十分忌恨三村,在作战地图上用红笔画个大圈,写了个大大的“赤”字。三村老百姓听说后,都说:“对,咱就是赤,咱就是红,红透了!”从此,三个村庄有了个共同的名字:红三村。
走进村里的陈列室,可以看到当年鲁西南抗日根据地军民使用过的部分装备,墙上悬挂的是反映“红三村”保卫战经过的图片。随后,刘岗村义务讲解员刘全义带领记者走到“红三村刘岗大水牢纪念牌”处,讲述了一段惊心动魄的红色故事。
1943年的秋天,日本侵略者对鲁西南革命根据地进行了一次毁灭性的“大扫荡”,扬言要消灭鲁西南革命根据地,“铲平红三村”,“血洗”刘岗村。日军突袭刘岗村后,抓住了近千名村民进行严刑拷打,并逼迫村民进入到水坑之中半蹲下,只许露出脑袋。就是这样的残酷折磨,村民们依然死守八路军的秘密。
最后,眼看着村民一个个被杀,八路军后方供给部的保管股长秦兴体站了出来。他忍受着最严酷的刑罚,向侵略者高声反抗。为了解救1000多名村民,他义无反顾地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刘岗的水牢惨案持续了7天7夜,牺牲村民120多人,烧毁房屋400余间,大家始终坚贞不屈。
“根据地军民团结一心,共御强敌。红三村军民坚持抗日联防斗争,铸就鲁西南第一个红色堡垒,创造了地方武装固守平原村庄、以少胜多的战争奇迹。”刘全义说。
冀鲁豫边区党委、冀鲁豫军区对三村的联防斗争给予很高评价,专门写出报告,绘出三村联防图,上报中央。军区政委苏振华在边区高干会议上做了题为《鲁西南三个村的斗争是怎样坚持的》报告,将三村作为反封锁、反蚕食斗争的典型范例在全区推广。杨得志司令员给三村人民写了嘉奖信:“你们光荣的斗争,你们光荣的名字,将永远铭记在鲁西南人民的心中。”
(大众新闻记者 张九龙 孙雪萌 鲍福玉)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中共独山子区第十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召开
中共独山子区第十届委
【小微心语】装满回忆的红砖房
【小微心语】装满回忆
从70%到95%!十年攻坚,终于啃下了这块硬骨头
从70%到95%!十年攻坚,终
独山子文化体育场馆均已开放(附时间表)
独山子文化体育场馆均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