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首页
资讯
石化产品
独影随行
生活服务
广告
直播
广告收集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质新造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丨弹尽粮绝时,战士们纵身火海殉国
时间:2025-07-16 08:57:00 来源:大众日报 作者:
在冠县东古城镇后田庄村有一座巨大的圆形石砌坟墓,里面合葬着62位烈士的忠骨,烈士墓后面建有冠县六十二烈士纪念馆。纪念馆里详细记录着85年前八路军一个连的战士们与日伪军血战到底、全员壮烈牺牲的感人事迹。
聊城冠县后田庄村处在山东与河北交界处,1938年,这里就成立了党支部,组织了一支11人的小游击队——东临支队。不久,游击队发展到100多人,改名长迩支队,1939年编入卫河支队,1940年初编为八路军第一二九师先遣纵队一团三营十连。
1940年2月7日,十连奉命开往河北南宫,参加打击顽军石友三部的战斗。经过13天激战之后,乘胜追击时,十连与来自邯郸的3000余名日伪军遭遇。日军将十连战士包围在馆陶县赵官寨村的一座民楼内。全连62位战士在教导员孙树声、连长王德林的指挥下,与日伪军血战一天一夜,打退敌人多次进攻,歼敌100余名。
望着久攻不下的民楼,凶残的敌人调来飞机轰炸,并在民楼四周堆起麦秸、木头,浇上汽油,纵火焚楼。王德林身中数弹,不幸牺牲,孙树声率领大家继续战斗。22日,十连战士仅剩下16人。在弹尽粮绝,又无外援的情况下,坚持到最后的战士们砸坏枪支,纵身火海,以身殉国。这些烈士中,年龄最小的才十五六岁。
听到62名战士殉难后,冀南军区司令员、政委宋任穷满怀悲愤,他来到赵官寨村,和乡亲们一起把烈士的忠骨从灰烬中扒出来。由于当时烈士的忠骨已经分不清谁是谁,当地百姓把烈士的遗骸葬埋在赵官寨村前同一个墓坑内。
62位战士殉难的消息传开后,《新华日报》发表了歌颂英雄的文章,八路军第一二九师师长刘伯承也给予了表彰。
1946年,62位烈士的忠骨由赵官寨移葬至十连诞生地——聊城冠县东古城镇后田庄村。这里也是连长王德林和不少战士的家乡。
经过多年的资料挖掘与各种考证,目前62位烈士中,确认了54位烈士的姓名,还有8位烈士是无名烈士。62位烈士的壮举,是鲁西北人民抗击日寇的缩影,展现了伟大的牺牲精神。
(大众新闻记者 师文静)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
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中共独山子区第十届委
【小微心语】装满回忆
从70%到95%!十年攻坚,终
独山子文化体育场馆均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站内搜索:
新闻
下载
图库
FLASH
电影
商品
文章
分类信息
高级搜索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WAP
Powered by
EmpireCMS
7.5
© 2002-2018
EmpireSoft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