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石化

检修安全弦,丝毫不能松

时间:2019-08-05 17:09:31  来源:独山子在线  作者:文、图/记者 马晓娟

   

    迎着初升的太阳,检修人员开始谱写新一天的劳动者之歌。走进检修现场,犹如走进一个忙忙碌碌镇,大吊车向高空伸着巨臂,仿佛要追逐太阳的光芒。身着鲜艳工装的检修工人遍布脚手架上,以各种劳动的姿势,诠释着大修的内涵。

    8月3日一大早,负责乙烯一联合项目施工的中油一建安全总监张战红找出一个帆布挎包,今天上班,他要背着这个包。

    当天是施工的第4天。连日的高温天气给安全作业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吊装作业、高空作业、临时用电带来的风险无时不让他提心吊胆。

    “开局还算顺利,但越是顺风顺水越要如履薄冰。”

    他觉得还应该做点儿什么。首先应该背上一个包,包里装些什么呢?他想了想,找出一些跌打损伤及防暑降温的常备药品装了进去。安全风险无处不在,只要有施工,就难免有意外发生。多点儿准备,就多一份保证,心里才踏实。

    “多看、多转、多提醒”,是他给对自己的工作要求。

    

    高空作业、动火作业要注意

    陈治国是中油一建102队队长。2015年,他就参加了独山子石化的大检修,负责乙烯一联合加氢装置、烯烃一联合苯乙烯装置的换热器检修。今年大修,他还是负责这两套装置的38台换热器检修。

    他说,加氢装置的换热器比较大,拆卸换热器头盖时,都是用倒链往下吊, 需要起重工配合、铆工在中间协作。其间都是高空作业,安全带一定要挂好,倒链的重量也要算好,因为空间狭小,存在砸伤、碰伤的可能性。

    他说,在施工现场,高空坠落是他最担心的隐患:一个是人员坠落,一个是工机具坠落,还有就是材料的坠落。要求工人上平台后,要先检查平台是否牢固。平台牢固了,再系挂安全带。工具要全部放到随身携带的工具包里。工具用完,必须放回工具包,禁止乱放,以免工具掉下去伤人。大的扳手,要绑上安全绳系在身上,或者系到平台比较牢固的地方,防止扳手脱手坠落伤人。再就是拆下或者要使用的材料要在平台上放牢固,能紧固的尽量紧固,以免平台上的人员走动时踢落伤人。

    此外,在打磨作业时,防护面罩一定要戴好。他讲了一件他碰到过的事儿:在打磨作业时,因磨光机切割片的转速和磨光机的转速不一致,导致磨光机安装好后,一开开关,切割片就飞出去砸到一根钢管上,在钢管上留下一道印子。这要是砸在人身上,可就出大事了。

    再就是动火时,比如管线切割时,一定要注意管线物料的隔离。在切割部位前后都要加上盲板,要不就直接拆空一段,保证管线内物料完全隔离开。

    他说,有一年,他负责一处油罐上的管线焊接作业,当时感觉所有的阀门都关了,也加了盲板,作业票也都开完了,用四合一检测仪检测管线阀门,空气分析也都合格。但是,唯一没有注意到从侧面还通上来一根很细的管线(是从火炬的废料罐通过来的)。由于没有隔离好,串进了油气。导致焊接时,管线里面发出砰、砰、砰的声音,发生小型闪爆,当时把他们吓坏了,至今想起,仍然心有余悸。

    

    临时用电要注意

    在施工现场,能看到很多配电箱,以及上上下下、远远近近拉扯着的电线。

    施工过程中,有很多电动设备比如电焊机、磨光机、打压泵、抽芯机等都需要临时用电。用电作业又大都在高处,四处拉扯的电源线很多。因此,临时用电的安全成为现场监管的重点之一。

    中油一建电工于振飞当电工十多年了。2008年大项目建设时,他曾在独山子干过几年。 于振飞说,干活儿之前一定要先用电笔验电,确定无电再干活儿,严禁交叉作业或跑水作业。下雨天地面有积水,要是有电线就很危险,这就需要0.1秒的漏电保护开关必须正常。有时候搭脚手架时,钢管落地可能会砸断电线或者砸破电线外皮,使用刨光机时也可能发生割断电线的情况。有了漏电保护,割断的或者擦破皮的电线碰到钢结构都会在0.1秒内跳闸,避免事故发生。

    供水供电公司乙烯电气车间维护区班长赵海洲告诉记者,2019年大修,临时用电整体管理要求和标准相比2015年大修提高了很多。今年大修,车间专门安排了4个人,每天专门负责乙烯一联合临时用电的监督管理。临时用电的隐患主要来自于焊把线比较长的电焊机等电动设备。有的电焊机在地上放着,焊把线却拉到二三层的平台上。在拉扯的过程中,电线容易发生不为人知的破损,这在刮风下雨天气,尤其危险。所以,若看到有破损的电线,千万不要去触碰。

    配电箱一般没啥问题,因为每次送电之前,都会测试漏电保护是否正常,一旦触电,漏电保护马上就会启动跳闸。主要问题就是现场电缆的凌乱,不太好管控。

    赵海洲说,8月3日,乙烯一联合的现场临时用电,不算三级配电箱,光二级配电箱就有31个。他们每天都要对这31个配电箱进行检查。 如今公司上下对临时用电都非常重视,只有严格按照临时用电管理规定操作,才能确保用电安全。

    他还告诉记者,2015年大检修的时候,在裂解炉汽包检修现场,曾有一个配电箱接了两个临时用电,分别由两个单位使用。其中一个单位用完电要拆线,请他们把电断掉,就派人去把电断了。断完后,另外一个施工单位的人又打电话反映没有电了,让他们送电。当时断电的人也没有交接,就去干别的活儿了,接电话的人并不知道这个情况,就去把电又送上了。还好,施工人员到现场后,用电笔验了一下,发现竟然还有电,才没出事故。

    他说:“一个配电点有两个单位在用时,如果相互之间没有配合好,交叉用电就非常危险。有了2015年大修的经验,现在临时用电基本上都是一个点一个单位用,但对用电安全,还是要提高警惕,严格执行临电使用规程。”

    

    吊装作业要注意

    在检修现场,除了高空作业、临电作业外,最多的就是吊装作业了。

    正在指挥吊装刚抽出来的26吨重的换热器芯子的中油一建141队第一工程处起重作业队负责人张德永告诉记者,为了保证吊装安全,他们在起吊作业前要开班组安全会,对当天的吊装任务进行风险识别,将风险预防措施落实到每一项吊装作业。

    吊装范围内拉好警示绳;对吊装环境、设备、工机具认真检查;对所有吊装物件有棱角的必须包垫;该挂倒链的地方,检查好锁具;吊装半径内严禁站人;严格按照中石油起重操作规程,履行好职责,管好队伍,保证“三不”伤害。

    张德永说,他们队有三个班组共60多个人,负责乙烯一联合所有大检修吊装任务,包括116台换热器吊装,还有阀门管线的吊装,以及压缩机厂房的大阀门的吊装,作业量很大。

    没有安全 什么都白谈

    在现场时,记者采访了石化公司聘请的第三方监督上海博柯公司的顾海清,他对石化公司的安全管理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顾海清表示,事故大多是人为的,就像交通事故一样,如果每个人都遵章守纪,基本上是不会出事故的。人的行为、物的状态是影响安全的两大因素,人的思想、身体状态是会发生变化的,现场施工环境也是不断发生变化的,把这两方面管控好了,安全就基本上不会出大问题。

    他说:“我们的理念不是查违章,而是反违章。我们每天都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就好比医生,要针对违章违反了什么条款、应该怎么做,作出分析,进行纠正。”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中共独山子区第十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召开
中共独山子区第十届委
【小微心语】装满回忆的红砖房
【小微心语】装满回忆
从70%到95%!十年攻坚,终于啃下了这块硬骨头
从70%到95%!十年攻坚,终
独山子文化体育场馆均已开放(附时间表)
独山子文化体育场馆均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