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后,气温虽然降了,但在公司重点项目乙烯老区聚乙烯装置催化剂直注技术改造施工现场,施工热度却丝毫未减。
200余项问题逐项销
“朱经理,你再合理安排一下,分配人力加快销项,能上就上,中午气温不高就加一下班吧,后面还有保温、拆脚手架,时间很紧。”车间设备副主任龚元虎说。
朱刚是中油一建直注项目现场施工负责人,他点头答应道:“好的,立马安排人干。”
直注聚合框架上,中油一建现场主力施工队伍603、605和773队的红旗迎风飘扬,230余名施工人员的数量和高峰期时一样多,30多处焊接作业点同时进行,两台吊车依旧忙碌。
车间主任张明建说:“就像公司领导说的,行百里者半九十,对于直注项目来说,现在就是最后的‘十里路’。收尾工作非常艰巨,人员疲惫,交叉作业多,风险大,时间紧。”
在刚刚结束的三查四定中,专利商查出近百项问题,加上自检自查问题,共计200余项。为了加快销项进度,乙烯厂副厂长、直注项目领导小组组长张治军每晚在现场主持销项收尾专题例会,逐项对照落实进度和难点,以每天几十项的销项进度向前推进。
龚元虎说:“这个项目最大的难点和特点都是快,从立项到开工不到一年的时间,同样,留给我们销项的时间也不会很多,就得要加班加点地干。”
16个打压包逐个测
与此同时,主体完工的直注项目还有一个重要节点,就是16个打压包需要打压测试。其中包括两台改造的反应器,属于特种设备打压。
聚合框架上,新旧设备交会,除了在视觉上带来震撼和穿越感外,在打压作业时又带来较多难点,比如管道小、断接点多、系统压力等级不同等。
其中,位于框架高处的两台改造反应器打压测试,就是块硬骨头。龚元虎说:“反应器很大,需要注入400方水打压,但是20多年的老框架能否承受得住400方水的重量,我们心里也在打鼓。”

从上水方案开始做起,一步步细化,一步步测量评估,观测上水位置和框架沉降数据,用数据说话,直到将400方水全部注入反应器,达到测试压力,他们用了整整两天的时间。
如果说用水打压还算安全,那烷基铝系统打压对于施工不断的直注项目来说,就非常难了,因为不能见水的烷基铝要用白油打压。龚元虎说:“用油打压,对系统漏点处理要求极高,我们要确保各个法蓝、密封点都不能有丝毫泄漏。”
白油从高压转低压时会发生雾化现象,对此,车间严格管控,在产生油雾的区域,禁止动火作业,最终烷基铝系统打压作业安全高效地完成了。
50余名员工培训逐一过
赵劲操是聚烯烃二联合车间工艺生产副主任、车间安全总监,主要职责是负责做好催化剂直注技术改造项目系统人员培训工作。他说:“完成改造不是最终的目的,真正能把新系统开起来、正常运行才是我们的目标,所以人员培训很重要。由于改造前原系统预聚合岗位取消了,原先岗位的人员全部面临转岗。在9月10日前,聚乙烯装置前系统和聚合岗位人员必须全员通过重新上岗考试,理论与实际考试双双通过,压力很大。”
去年8月从乙烯新区聚烯烃一联合车间调来的赵劲操,从去年9月开始,就提前抓相关人员的技术培训,每月至少画十张流程图,每月一次验收考试。冬季时,分批次组织前系统操作人员利用业余时间,去新区聚乙烯装置观摩学习聚合操作。

同时,3名主力内操进入直注项目DCS系统改造攻关小组,其余所有内操分批次进行每人5天轮训。所有外操抽调进重点区域监护。他们在现场拿着流程图,从设计开始直到施工结束,边干边熟悉流程。目前,系统正在打压吹扫,聚合的骨干操作人员在现场监护,相当于在施工完成后,又巩固加深了一遍流程。
提前介入、多管齐下、边干边学、反复巩固、逐一测试,为催化剂直注新改造系统的开工投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