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安”叫安敬文,今年已经59岁了,是炼油厂第三联合车间的污泥处理技术大拿。
今年大修,领导考虑到老安岁数大了,心脏搭过桥,照顾他,让他从事后勤工作。
可老安不愿意了,“小算盘”打得“噼啪”响。 面对工作了半辈子的装置,老安心想,怎么也要有始有终,和同事们一起参加职业生涯的这最后一次大修啊。
于是,他找到领导主动请缨:“我身体还可以,污泥处理我有经验,我可以胜任这个工作。”
领导拗不过,安排老安负责今年大检修的污泥接收和处理工作。
烈日下,身材消瘦的老安在2000方隔油池边走来走去,身上的监护带在阳光下闪着光,安全帽下微卷的头发虽然有些花白,却精神头十足。他目光坚定地注视着驶过来的污泥车,紧闭的嘴角透着倔强、刚毅,豆大的汗珠顺着脸上淌下来也顾不上擦,手里紧紧地捏着一沓作业票。来自炼油厂一联合、二联合、三联合、重整加氢联合以及乙烯一联合等装置近1270吨污泥将在这里接收并进行减量化处理。
老安每天早上8点半来到现场,等第一车油泥运到后,开始核查车辆信息、污泥特性,检查流程,安排卸车。每一车油泥他都严格按这个程序进行。
遇到油泥黏性大的,就接入新水进行冲洗。为了达到“油不落地、气不上天”的环保要求,老安更是多了几分小心,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油泥装卸管子,时不时提醒内操人员监控池子液位和除臭运行情况。时间短、任务重,要想按时完成任务,只能加班加点。他每天从早上上班一直监护到夜里两三点,这样的状态已经持续了一周的时间。
作为车间污泥处理的技术人员,他
安敬文已经工作43年了。1976年,16岁的他参加工作后,如饥似渴地学知识、学技术,什么东西都喜欢研究琢磨,很快从一名操作工成长为班组长,并多次获得“优秀班组长”等荣誉称号。
1991年,安敬文成为装置负责人,同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他更加注重提高自我,时刻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在车间,提起老安,大家是又爱又恨。“安师傅啊,就是一个闲不住的人。每天在装置上转悠,很少进操作室。可我们最怕他进操作室了。他一进来,肯定是哪儿出问题了。小年轻那会儿,我打心眼里烦他,一见他就晓得活儿又来了。随着时间的流逝,我才慢慢明白了他的苦心,理解了他严格要求大家是为大家好,平稳操作才能减少大家的工作量!”车间一位老师傅说着,心服口服地竖起了大拇指。
说到退休,老安的心情还是很复杂的,“小算盘”也不拨拉了。“我挺开心的,我喜欢跳广场舞、打麻将,退休后还可以干点别的发挥余热,但是也舍不得啊,毕竟这么多年在这里……”他的话戛然而止,脸上浮现出一丝落寞,眼睛里泛起晶莹的光亮……
其实,老安的心里不止有“小算盘”,还有“一杆秤”。“工作这么多年来,企业越来越壮大,效益越来越好,我的生活也越来越好。只要我还能干,就要继续干下去。这是我参加的最后一次检修,更要站好最后一班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