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炼油厂第二联合车间
统一思想坚定信念
通讯员 甘伟

上班戴口罩,进操作间先消毒,操作间隙测量体温,每4小时进行室内的清洁消毒工作,做好人员登记。
这些事情对于第二联合车间坚守在一线的员工来说,他们已经适应了疫情防控时期的工作和生活。
面对疫情,车间统一思想,认真落实上级对疫情管控的要求,各项要求立刻传达到每一名员工。车间在操作室安排进入人员测温消毒登记,严格监控进入人员的健康情况,操作人员不论是在操作间还是在室外,都戴好防护口罩做好自我防护,消毒剂、消毒液、清洗酒精摆放在明显区域。
“乘车”“工作证”“口罩使用”“人员出行”等疫情防控中出现的问题在不懈努力下被一一解决,员工的思想稳定了。
“我们一定能战胜疫情!”在第二联合车间自建的微信群里,车间主任李继豪激励着员工。
在下达疫情管控要求后,车间决定6位干部值守一线,他们吃住在车间,为大家舍小家,虽然上班的人员减少了,操作人员的工作量有所增加,但是大家相互理解、相互帮助的气氛更浓了。
“在关键时刻能在一线是我的光荣!”“虽然我在居家,但我和你们在一起,加油!在一线的好员工!”……像这样的决心和鼓励,在第二联合车间的微信群里不断地闪烁着。
乙烯厂烯烃一联合车间
王峥:我不紧张
通讯员 蔡海洲 韩玉姗

2月13日6点30分,烯烃一联合车间丁二烯内操王峥像往常一样,翻动着那熟悉到不能再熟悉的操作界面。突然一个闪烁的报警出现了。
“控制阀故障关闭了!”看着溶剂进料温度急速下降,他一边联系班长,一边迅速调整操作。装置班长组织外操对现场阀位进行了二次确认,同时联系仪表对控制阀进行现场检查。“这阀确实故障关闭了,太险了,幸好王峥反应快!如果不能及时处理,极有可能造成联锁停车!”经仪表人员一个多小时现场处理后,控制阀恢复正常,操作恢复平稳,大家都长舒了一口气。
王峥说:“面对自己岗位的操作波动时,我不紧张也不能紧张,我的责任和使命告诉我,我在抗疫期间应该做的,那就是坚守岗位!”
热电厂
全力做好燃煤储备
特约记者 王光辉 通讯员 蔡晓东

近期燃煤运输受到限制,导致热电厂燃煤库存持续降低。
在公司的协调下,2月3日起,热电厂逐步恢复进煤工作。
热电厂为快速提升煤场库存,保证正常生产,特编制了《疫情期间热电厂连续进煤工作方案》,要求燃料化学部、燃料车间、综合服务中心安排专人负责,全力做好两个单元24小时煤炭过磅、接卸等工作。同时认真评估接卸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制定措施,积极做好拉煤司机的后勤保障工作,全力解决好拉煤司机、卸煤工的饮用水、吃饭等基本生活保障难题。同时为确保疫情防控工作不放松,热电厂安排专人做好拉煤司机体温测量、信息核对、登记等工作。
热电厂自2月8日00:00开始增加谷段下网,由原先的30MW增加至40MW,进一步做好节能降费工作。
设备检修公司乙烯钳工车间
党员勇做表率
通讯员 满克丽 于英

2月5日,聚烯烃二联合聚乙烯装置一台压缩机气缸异响,造成气量不足,需要检修。
抢修班组的党员全都主动请缨参加抢修,其他员工也踊跃报名。
在抢修过程中,党员袁友军、李世财、熊尚军等身先士卒,用敲击扳手、加长杆等工具助力,在零下十几度的气温下干得汗流浃背,用4个小时拆卸完了24个气阀,保证了检修进度。
班长李世财的妻子是独山子人民医院的一名护士,奋战在抗疫一线,自2月4日起就在医院24小时坚守。2月10日设备检修公司要求值班人员住厂,李世财主动请缨,第一个报了名,7岁的女儿被送到朋友家照顾。一家三口分隔三个地方,只能通过视频团聚。
党员袁友军的岳母生病,自年前他的妻子就在母亲家里长住照顾,家中只有袁友军和女儿两人。每次遇到抢修袁友军都积极报名,读高中的女儿说:“爸爸,我知道你这是舍小家顾大家,但是你也要保护照顾好自己!”听到女儿的关心,袁友军的心里热乎乎的,增加了无限力量。
信息网络公司炼油仪表车间
排查隐患不放松
通讯员 刘丹 李青

摄影 闫建兵
为保障生产平稳运行,车间要求每日做好周检配合和检维修作业预约、实施,严抓冬季维护防冻防凝管理,重点开展自检自查工作,提前发现、消除隐患。疫情防控期间,车间27名党员、骨干住厂勇挑重担。车间在做好防疫工作的基础上,做好每日点检和专项检查,生产技术干部每日检查控制系统通讯状态及报警信息,远程监控关键设备平台报警和自控平稳率平台,根据预知维修组织班组做好近期的维护项目实施。

摄影梁国庆
2月12日,车间党员张斌在检查中发现工艺取样器(已停用)氮气线接头存在泄漏,立即联系工艺负责人,及时处理了漏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