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石化

【战“疫”先锋】胡恒伟:十余昼夜抛心力,调度产销化风险

时间:2020-02-27 22:32:29  来源:独山子在线  作者:

战“疫”新闻报道突击队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
就像一面放大镜
让人们看见了
独山子石化员工敢打能赢的担当
同样也放大了不少潜在的危机和风险
让高质量发展之路

成了企业抵御风险的不二选择

胡恒伟说:“其实早在前两年,我们就已经感受到了市场压力。沿海化工企业产能释放巨大,对独山子石化的市场冲击非常明显,通用产品已经很难在市场上存活,这一场疫情又放大了这种压力。”

疫情发生之前,如果说下游产品销售不畅对生产环节带来的种种困难都还在预判阶段的话,那么这次疫情更像是警钟,让每一位独石化人都深切地感受到了“产品憋库”给生产环节带来的重重困难和风险。
 
 
 
为了取得疫情防控总体战阻击战
和高质量发展的双胜利
公司员工们正在用忠诚担当践行初心使命
助力企业渡过难关
乙烯厂生产调度处副处长胡恒伟
就是其中的一员
大年初二上班率先驻厂
开启了无休模式
 
 
 
 
 
 
 

连轴转

随着每天全国疫情数据的变化,生产的难题也在不断变化,胡恒伟和同事们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接踵而至。
在化工固体产品库房,产品主要的出库方式是火车棚车拉运,但是受全国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从各销售区域板块调运来的棚车每天都在减少,需要人工装卸产品的人力也在减少,要想增加人力,就得先解决人员集中防疫管控的难点。

和产品出库一样遭遇困局的,还有液体原料进出厂,11家承运单位,拉运总人数达261人,每天需要进厂的人数约95人,一时间从克拉玛依、乌石化至独山子之间往返拉运的人员防疫管控也成为了难点和焦点。

胡恒伟说:“那就要认真落实防疫管控措施,消杀、测温、摸排、登记一样都不能少,既要确保生产需要,也要确保人员防疫安全。”
受制于上游原料进厂困难和下游产品出库紧张,中间生产环节就要放缓速度,强化生产管控,确保安全平稳。胡恒伟说:“没有什么捷径可走,踏踏实实开展各种专项检查,比如防化冻防泄漏、评估所有设备的联锁和报警等,任何一个生产波动都要格外重视。”
驻厂十几天来,胡恒伟和同事们觉得很充实。每天并肩作战,从天不亮忙到天快亮,解决了诸多初期的困难,但是随着库容每天都在有规律地增长,新的难题又出现了。
 
 
 
 
 
 
 

人力搬

2月21日,独山子石化公司乙烯厂员工突击队首批共44人,进入新区化工固体库房,开始人工无托盘码垛。他们紧张有序地劳作一天后,人均码垛量超过10吨,腾出托盘数百个。
第二天,突击队第二批40余人继续由乙烯厂领导带队,开始码垛腾挪托盘。截至23日,他们还需要继续努力干6天,每个突击队各干3天。
两支小分队就这样交替着闪转腾挪、挥汗如雨,坚韧不拔地解决着化工库房高库存、托盘不足、影响前端生产的难题。包括胡恒伟在内,从没有干过如此重的体力活的员工们,往往一天下来就腰酸背疼了。
胡恒伟说:“当兄弟企业的同行们看到这条新闻,知道我们独石化人面对困难时,是这般韧劲十足时,他们也惊讶了,告诉我,有人眼眶都红了。”
这可是亚洲最大的化工固体产品库房,人工码垛的效果虽然十分有限,但是意义却堪称震撼。

 

胡恒伟说:“我们不如专业的搬运工有经验,也没有叉车干得快,但是不管干多少,也比啥都不干强。这让我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越干越有信心。”

库房内,乙烯一联合车间主任曾飞鹏大病初愈,身体还未完全恢复,也在和所有突击队成员一起搬。

库房外,新购置的部分托盘正在卸车,疆内陆续恢复春耕要用到的地膜原材料产品正在装车外运,各大销售区域板块的棚车也会在6天后陆续开来……
与此同时,胡恒伟和各相关部门已制订最高库容的详细方案,新采购的篷布等物资和渐渐回暖的天气,也可以让产品直接摆在室外的地面上。
一切努力和汗水都在预示着,只要熬过这段艰难时期,就能迎来希望的曙光。
 
 
 
 
 
 
 

做预案

目前,各装置处于低负荷运行状态,上岗人员创历史新低,这给应急响应带来了巨大的考验。很显然,原来的应急预案已经不再适应眼下的实际情况。而应急响应是确保高温高压装置安全的重要因素。

2月6日,胡恒伟接到上级指示,带着巨大的压力重新修订应急预案。如何在满足疫情防控需要的同时,又能以最少的人数确保各套装置的应急安全呢?他反复思考。
每个车间只有宝贵的5个名额,由车间主任带头,管理干部和生产骨干组成。胡恒伟说:“我们以前的应急大名单人数都在120余人左右,还是在正常生产的情况下。但是现在不行,没有那么多上岗人员,所以应急人数也要优化到最少。”

做应急预案之初,胡恒伟和各个车间反复沟通到深夜,商讨最合适的人选。如此少的应急名额也受到了基层车间的质疑,因为毕竟是那么大的装置,那么低的负荷,那么少的上岗人员,让几乎每个车间都认为至少10个人才能确保应急。

 

但是,胡恒伟说:“非常时期,必须打破常规思维,顶住压力继续精简人数。我们要严格把关,确保名单上的每个人都是真正能独当一面的骨干,不仅要有过硬的技术本领,还要有坚定的心理素质,相信我们自己,人数越少越要干出效率和态度来。”

疫情防控期间,乙烯厂最终将一类、二类应急人数优化精减到了59人,作为生产应急的最基本保障人数,于次日全部安排24小时驻厂守厂,防疫和生产两手抓。

岁寒知松柏
一场疫情带来的“寒冬”
让我们更能体会生存的意义
唯有高质量发展

才是企业抵御风险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

编辑|张莉 王惠娟
校对|黄建康 苗林
编审|马   静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中共独山子区第十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召开
中共独山子区第十届委
【小微心语】装满回忆的红砖房
【小微心语】装满回忆
从70%到95%!十年攻坚,终于啃下了这块硬骨头
从70%到95%!十年攻坚,终
独山子文化体育场馆均已开放(附时间表)
独山子文化体育场馆均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