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石化

每天每人12吨!人工码垛的同志们战力惊人

时间:2020-02-28 18:38:02  来源:独山子在线  作者:

●记者 吾布力哈斯木·卡德尔
 

2月21日开始,自动化装卸程度很高的亚洲最大化工固体库房——独山子石化公司化工固体产品库房,持续人工码垛模式。来自石化公司机关、乙烯厂的党员突击队通过人工码垛、腾出托盘,保证化工固体产品正常生产。

石化公司面临着疫情防控和安全平稳生产的双重压力,员工集中驻厂,坚守岗位,保障平稳生产。
目前乙烯装置负荷保持在85%左右。
因受疫情影响,疆内外下游加工企业未复工,石化公司固体产品出库量缩减。与此同时,公司聚乙烯、聚丙烯、橡胶装置的产品保持满负荷生产,每天入库量在6000吨左右。其中用于医用无纺布、口罩原料的高熔酯聚丙烯S2040生产超负荷3.6%,日产684吨。

目前化工固体库房总库存量已达到8.8万吨,备用可周转托盘数量已不足。

为了解决托盘不够用的问题,石化公司加大产品外售,增加出库量。出库量前期为3000吨,2月28日已升至5500吨左右。积极号召公司机关,乙烯厂机关党团员、车间骨干成立突击队,实施人工多层码垛、无托盘码垛等措施,新增一倍库容,尽可能多地腾出托盘,以满足新包装产品的入库需求。

乙烯厂领导干部带头,率先成立了一支86人组成的码垛党员突击队。突击队由乙烯厂领导带队,成员为各处室及车间的管理人员、技术骨干,分两大组隔日轮流倒料码垛。

 
得知这一情况后
石化公司机关党委决定
成立党员突击队协助人工码垛
2月23日晚
通知在网上下发
各机关处室党员踊跃报名
不到半小时报名人数近百人
经过筛选
最终确定由62人组成
公司机关党团员突击队
共分两队
从2月24日起

到化工固体库房承担产品倒运任务

 

公司机关党员突击队第一分队队长王兵说:“疫情防控期间,机关部分党员干部都在居家办公。机关党委发出号召之后,大家积极申请参加突击队。我们31人分6个组参与了人工码垛。

营销调运部原料管理科叶学兵说:“非常高兴能够参加机关党员突击队,到乙烯厂参加人工码垛,我觉得非常充实。”
 

紧张忙碌,汗水打湿头发,

大家依然热情高涨,干劲十足。

第一分队31人两天之内人工码垛了740.5吨,
第二队码垛了775吨,
合计1515.5吨(6.046万袋)固体产品,
每天人均码垛量超过12吨,
共计腾出了1516个托盘。
另外,乙烯厂机关突击队也继续坚持人工码垛。
 
乙烯厂储运联合车间固体库房管理员再尼莎·依明在人工码垛现场值守。她核实完人工码垛数量后说:“腾出一个托盘需要倒运一吨固体产品,每袋产品重25公斤,总计40袋。大家工作都很认真!”

乙烯厂储运联合车间固体库员工阿衣努尔·纳比说:“石化公司机关党员突击队到固体库房现场,人工倒料,帮我们解决难题,我们更有信心夺取疫情防控和安全平稳生产双胜利。”

乙烯厂储运联合车间副主任工程师李晨明说:“公司机关突击队和乙烯厂机关突击队通过人工码垛每天腾出的托盘已经达到1000个左右,基本解决了当前托盘紧缺的问题。突击队员们的精神打动了我们,增强了我们渡过难关的信心。”

 
这场疫情防控总体战阻击战
既是一场遭遇战
更是一场安全生产、高质量发展的攻坚战
我们有决心有信心
一定能够夺取疫情防控和
安全生产、高质量发展的胜利
 
累得腰酸背痛
还乐呵呵的
张发旺 口述 记者 李志强 整理
 

2月24日,石化公司机关党员突击队61人参与固体产品码垛,一天搬运了300多吨。这样的话,加上我们乙烯厂的80多人,分两批隔天搬运一次,效果真是超出我的想象。在这么困难的时刻,突击队的到来让我们看到了希望。

 

我是乙烯厂储运联合车间主任张发旺。2月21日、23日,参加固体产品的搬运,我们每天人均码垛量超过10吨。我家在乌鲁木齐市郊,以前种植蔬菜,装车的时候也是用蛇皮袋子,重量也差不多,大概25公斤。

那时我用肩膀扛菜,每次也就扛个十几袋。但是现在不一样,一是产品包装袋表面特别光滑,不好抓,再一个就是不能用肩膀扛,而是完全靠腰部力量,要手和胳膊使劲。搬也不是十几包,而是四百包左右。一个人一天干下来,浑身都湿透了。我驻厂的时候带了秋衣,但洗起来不方便,我就晚上晾干第二天接着穿,估计很多驻厂的同志都和我一样。不过,干完活儿晚上睡得特别香,真的!

刚开始,大家都没有经验,加上以前很少干这样重的体力活儿,说实话,我的胳膊、腿,尤其是腰,都有点儿痛,连手指关节也感到有些僵硬。

我们是隔天搬一次,我今天休息。产品库房归我们车间管,今天我过来主要是对疫情防控工作进行检查,再看看突击队有什么需要我协调的事情。我刚才发现,有一垛本已码好的产品掉到地上一包,肯定是新来的突击队码的。我们第一天也是这样,没有经验,一层一层都码不平整,更何况要整整齐齐码起16层。但在困难面前,大家没有气馁,付出了很多努力。

成立突击队很多同志踊跃报名,领导考虑到生产原因、身体原因还有年龄等,所以进行了筛选。

大家都比较熟悉乙烯一联合车间主任曾飞鹏,他身体不太好,其他人一次搬一包,他就和别人合作两人搬一包。他说别人搬10吨,他搬2吨、3吨总可以吧?后来他还和乙烯厂党委书记秦明东一起配合搬过。

秦书记说他以前打过土块盖过房子,曾主任说他刚参加工作的时候经常手动搬大的阀门,也算是有过体力劳动的经历。这次参加突击任务,大家都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累并快乐着,觉得非常有意义。

还有聚烯烃一联合车间主任秦军,他们车间生产任务本来就重,加上最近身体不适,这不吃了药打了针昨天下午又过来一起搬。这是一种什么精神?这就是“三老四严”、艰苦奋斗的精神。独山子石化有石油精神的传承,没有什么干不成的事情。

要说这次人工搬运产品,也是实在没有更好的办法了。疫情发生以后,化工固体产品每天下线将近6000吨,但前期出厂只有3000吨,28日出库量已升至5500吨左右。一方面库存偏高,更重要的是托盘不够将导致生产停工。加之运输车辆、机械叉车、搬运工数量严重不足,组织突击队是目前最好的办法。   

想到人工搬运这个办法后,早在一个星期前,我和车间管理人员开始进行前期准备,涉及实施方案、风险评估、鹤位优化等问题。

我们用皮尺对整个库房进行丈量,一定要估算出最理想的结果。

方案先后讨论修改了三次,随后在石化公司的支持下,给我们支援了50名人员开始搬运。当我抓起第一包产品的时候,觉得真是太重了。我们不仅要从托盘上拿下来重新码起来,还要再把它放平捋直,当时觉得这怎么可能完成啊!

从2月21日开始,乙烯厂和石化公司先后组织突击队码垛,但人多也不能蛮干,大家边干边总结经验。

几天干下来,我们一个人一天竟然能码超过10吨的产品,这要在刚开始根本无法想象。照这样下去,大家齐心协力,一定能够战胜困难,渡过难关。

 
编辑|张莉 王惠娟
校对|黄建康 苗林
编审|马   静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中共独山子区第十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召开
中共独山子区第十届委
【小微心语】装满回忆的红砖房
【小微心语】装满回忆
从70%到95%!十年攻坚,终于啃下了这块硬骨头
从70%到95%!十年攻坚,终
独山子文化体育场馆均已开放(附时间表)
独山子文化体育场馆均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