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石化公司乙烯新区9号裂解炉按计划切出,开始进行烧焦工作。至此,该炉自2019年11月12日投入运行以来,已连续运行108天,创石化公司单台裂解炉运行最高水平。它的长周期运行,减少了裂解炉的切换频次,节约了运行成本,增加了经济效益。
其他8台裂解炉运行周期一般为55天
新区9号裂解炉采用中国寰球工程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48W型炉管,双炉膛设计,主要裂解原料为丙烷、循环乙烷和循环丙烷,裂解能力为49.4吨/小时。这台绝对建设工期仅为半年的裂解炉,创造了国内同类裂解炉建设周期最短纪录。它的投产,标志着独山子石化公司炼化业务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进入实质性阶段,具备140万吨/年乙烯生产能力。
自9号炉投入运行后,石化公司强化长周期运行攻关,总结经验,加强维护管理,对裂解原料、工艺操作、仪表联锁进行不断优化。乙烯一联合车间成立特护小组,24小时精心呵护,严格管理,在同等情况下,使物料在炉管中停留时间缩短,减少结焦,从而延长了运行周期。
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给9号裂解炉特护工作带来巨大挑战。车间在积极开展疫情防控的同时,认真梳理特护重点,延长了清焦周期。
9号裂解炉运行期间,其排烟温度、氧含量、燃料气、汽包液位等重要参数一直保持平稳趋势,未出现过大波动,有效降低了炉子烟气、氮氧化物排放,提高了热效率和双烯收率。9号炉投用后,新区乙烯收率比之前提高了一个百分点,经济效益显著。
目前,新区乙烯保持8台炉运行,负荷95%。9号炉结束为期两至三天的烧焦工作后,可根据下游产品的分布情况随时投用。

编辑|冯爱红 刘静
校对|武安华 许家华
编审|马 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