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石化

特殊时期,聚苯乙烯加工负荷创历史新高,是如何做到的?

时间:2020-03-05 12:56:08  来源:独山子在线  作者:
程序变更一个
一年增效千万
●记者 吴长占 通讯员 王涛
3月2日18时,独山子石化乙烯厂橡胶联合车间聚苯乙烯装置HIPS线安全平稳运行,实时负荷达到90%,这是该生产线自2011年装置性能测试以来的最高运行负荷。
与之前最高80%的负荷相比
HIPS线预计一年可增产3504吨
增效1400万元
 
装置在最高负荷上实现了突破
缘于车间对一个控制程序的成功变更
↓↓↓
 
 
 
 
 
 
 
 
聚苯乙烯装置HIPS线生产的聚苯乙烯产品含有橡胶等原料,具备优异的高抗冲性能,广泛应用于汽车、器械、家具、电子产品等领域。生产过程中,需要先将切碎的橡胶送入溶解罐,混合一定浓度的苯乙烯,加热后再输送至进料罐,与其他三种配剂混合形成聚苯乙烯产品的原料。I-111联锁顺控程序用于该生产线的四种原料配制。
在程序变更之前,I-111联锁顺控程序的控制逻辑是逐项进行,即先走完5小时的橡胶溶解程序,再进行橡胶与其他配剂混合的程序,完成整套程序大概需6.5小时。在如此长的时间内,要保证进料罐的正常切换、接送料等操作,生产线的最高负荷只能提到80%。配料程序时间长导致的低负荷,成为装置增产创效的瓶颈。
 
 
 
 
 
 
 
 
今年初,橡胶联合车间积极落实独山子石化公司和乙烯厂工作会精神,成立了降本增效专项领导小组,开展技术攻关,推进生产优化。提高聚苯乙烯装置HIPS线负荷成为该车间的挖潜增效点之一。围绕I-111联锁顺控程序的变更工作,车间与仪表维护人员多次召开三级作业风险分析会,逐条评估变更程序后的风险隐患。经反复模拟试验后,2月26日,新变更的I-111联锁顺控程序达到投入运行条件。
因在总程序中单独设立了橡胶溶解子程序,整个控制逻辑实现了由逐项运行到同步运行的转变,这样原料配制时长就缩短了50分钟左右,这为提高生产线负荷打下了基础。
程序投用过程中,操作人员要密切监控20多个阀位的动作情况,任何一个出现异常,程序就会终止运行,物料的配方就会出错。其间,班组操作人员精心监盘,及时反馈操作数据,车间领导、仪表维护人员全程跟踪运行,指导解决程序运行中出现的问题。
 
 
疫情防控以来,橡胶联合车间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责任的同时,有序开展生产优化工作。目前,车间180名员工坚守岗位,三套装置安全运行。经程序改造的聚苯乙烯装置HIPS线以90%的历史最高负荷平稳运行,各项产品指标合格。
 
 

编辑|冯爱红 刘静

校对|张莉 苗林

编审|马   静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中共独山子区第十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召开
中共独山子区第十届委
【小微心语】装满回忆的红砖房
【小微心语】装满回忆
从70%到95%!十年攻坚,终于啃下了这块硬骨头
从70%到95%!十年攻坚,终
独山子文化体育场馆均已开放(附时间表)
独山子文化体育场馆均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