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疫情在境外扩散蔓延,在南苏丹工作的22名炼建公司人员牵动着家乡人民的心。他们主要从事油田工程建设服务。
3月21日上午,炼建公司南苏丹项目部37区油田10号井一次投油试车成功,油品产出正常。
南苏丹共和国地处东非内陆,医疗卫生条件简陋,目前暂没有新冠肺炎疫情报告。南苏丹政府和世卫组织发布了一系列预警和措施,禁止大型集会,境内外飞机航线停运,限制人员外出。
相关媒体报道,安徽省对口卫生援助南苏丹。日前,中国与南苏丹两国卫生健康系统利用5G互联网技术,“面对面”就新冠疫情防治工作进行了交流讨论。火神山医院也与中国赴南苏丹维和医疗分队进行远程视频连线,分享新冠肺炎的救治经验、防控策略和心理防护要点。
项目部除中方人员33人外,有国际雇员和当地雇员28人。项目采用集中办公、生活及分散作业的方式。首都朱巴的人员集中居住在北京朱巴饭店内,37区油田项目人员集中居住和办公在项目现场。方圆80公里的37区油田运行正常,日产原油12.3万桶。124区油田曾经是中石油海外第一个千万吨油田,2013年毁于战争,现在是南苏丹政府在战后积极复产的项目,目前日产原油5万桶。
为保证员工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项目部早在一个月前就按照炼建公司、尼罗河公司和中石油协调组的要求,积极建立和开展三级防控机制,严格按照相关要求扎实开展防疫工作。
项目部多渠道采购口罩、医用酒精和消毒液等防疫物资,按中石油的要求配发防疫药品;强化机构和个人健康安全防护,增加了项目部公共场所的消杀频次;用一套空的箱变房作为项目部的临时隔离场所。
海外防疫第一负责人刘德利带领全体员工完成日常防疫的同时,还对员工进行心理疏导,保持心态平和。南苏丹项目部员工团结冷静,科学应对,积极开展生产经营工作。37区现场在同步施工两口新井的情况下,还要继续开展分离器清理等任务,真正做到防疫和生产两不误。
炼建公司南苏丹项目负责人张宏斌说:“我们在中石油和大使馆的协调下,建立了防疫机制,目前情况可控,员工身心状况正常,家里人尽可放心。因为我们背后有强大的中国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