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电厂堵住“出血点” 扩大“效益面”
本报讯 (记者 吾布力哈斯木)独山子石化公司提质增效动员会后,热电厂迅速行动,将指标分解,制定提质增效实施方案大表,确定9个方面93条具体措施。重点对22项费用深度清理并分解,堵住“出血点”,预算压减费用1.69亿,细算降本增效账,最高压减金额达到50%,扩大了“效益面”。
5月13日,记者来到热电厂采访时,热电厂副厂长闫卫星和刘志辉正在探讨近两周以来实施的降本增效报表。
手拿报表的闫卫星说:“我们及时转变观念,对机炉平稳运行、安全性、经济性等方面认真评估后,通过生产优化,合理控制相关运行参数,使机炉运行达到最优的经济状态。”
热电厂是为石化公司提供动力资源、为生产装置提供“能量”的单位,须根据下游装置需求及时调控生产,认真摸排效益流失的“黑洞”,在节水、节能、节电、节气、节风等方面严格排查,找出“出血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降低无谓的损耗,实现效益最大化。
5月11日,动力站压缩空气系统进行优化,降低在运空压机电流,每小时可节电176度,每日节约发电成本1224元;制定82项“三剂”降费措施,形成“一剂一策”管控大表,逐步降低使用剂量,全年降费1000万元。
热电厂推行“日检”“周评”“月结”制度,从5月1日起启动了10项“速效”项目,十来天就省了65万元的成本,5—12月累计可实现节约1040万元的目标。
刘志辉说:“有些项目以前也想过,但是为了保证装置运行的可靠性,有些降本措施没有执行过。公司提质增效工作开始以来,我们主动作为,全员出动,全覆盖、地毯式地摸底排查效益增长点,找差距、找短板,明确目标任务和完成时限,促进了降本增效项目及时推进。”
热电厂是煤炭使用大户,优化烧煤措施提高热效率是关键。热电厂积极优化锅炉燃烧值,实施掺烧高钠煤降低煤炭成本费用的措施。目前,正以3%比例掺烧高钠煤,后期高钠煤掺烧比例将逐步提高至10%,仅此一项预计全年节省煤炭费500万元以上。
在提质增效工作中,精打细算效益账时,只要丢掉“毛巾已拧干”的思想,各岗位员工打破常规思维,苦练内功、深挖潜力,做到细拣“芝麻”,积少成多,一定能打赢提质增效攻坚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