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28日,全国劳动模范谷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受到隆重表彰,得到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的亲切接见。这在谷刚的人生履历里又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多年来,谷刚获得了多项荣誉:2012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3年被授予“加油中国·传承铁人”优秀人物荣誉称号 ,2015年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2016年享受国务院津贴,2017年荣获“最美克拉玛依人”称号。
作为党员、炼建公司高级技师,谷刚工作20多年来,不断创新焊接工艺,先后完成6项科技成果和技术革新,全部在炼化生产中得到了推广和应用。经他培养的焊接技术骨干达20多人,两人在全国焊接技能大赛上获得银牌和铜牌,7人在中国石油电气焊技能大赛中获得金、银、铜牌。他的多篇技术论文和多项技术成果在全国、中石油、石化公司获得一等奖。
宝剑锋从磨砺出,三十多年前,19岁的谷刚从部队转业到十一化建后,就与焊枪线没有分离过。起初,他也畏难,1986年在乌鲁木齐石化炼油厂进行球罐焊接时,正值8月酷暑,在三十多度的室外,穿戴着防火服、厚防烫手套、工作帽、防护面罩,面对着预热温度达到100多度的球罐,一会儿就热得浑身湿透。既要忍受着高温烘烤,又要保持固定的焊接姿势,每天连续工作几个小时,又苦又累又脏,谷刚真想不干这苦差事了,但内心那股不服输的劲头,让他最终没有放弃。他不甘落后,认真作业,虚心请教,总结每次焊接的得失,并针对作业中的各种难点进行焊接模拟练习。
渐渐地,谷刚的技术越来越好。1989年,谷刚在克拉玛依市100万吨常减压装置焊接大赛上取得优异成绩;1991年,在洛阳石化大检修中,谷刚取得焊接合格率达到100%的优异成绩;1992年,在独山子14万吨乙烯工程建设中,谷刚承担了工程核心、难度最大的乙烯裂解炉的焊接工作,他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一道道的焊缝上。1994年,该工程一次投产成功,乙烯裂解炉装置获得中国建设工程最高奖——鲁班奖。2005年,独山子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工程建设破土动工,这是国家西部大开发标志性工程,也是国内大型炼化一体化工程。作为中国石油焊接专业领军人物的谷刚再次展示了精湛的焊接技能,由他负责的项目全部安全、优质、高效完成。
自2009年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工程投产以来,他多次临危受命,排除多起重大安全生产隐患,创新焊接工艺,为装置平稳运行作出了突出贡献。
敬业奉献道德模范——杨克全

新疆天山公路险峻而美丽,吸引了各地游客。独库公路沿途的湖泊、草原、冰川、悬崖、瀑布更是吸引着大量游客慕名前来一睹风采。特别是2018年自治区实施旅游兴疆战略,独库公路成为新疆旅游的热点、亮点,到了七八月旅游旺季,每天最高车流量可达6000余辆。面对过往如织的游客,让游客“开开心心来,安安全全回”是天山公路执勤中队中队长杨克全的职责和愿望。
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公路通车期间,杨克全和他的战友先后接受群众求助31起,救助抛锚车辆14辆,帮助拖曳故障车10辆,帮助自燃车辆灭火1次,为游客提供开水、微波炉等60余人次,解答游客咨询70余人次,处理交通事故26起,救护伤员1人。
杨克全多次荣立克拉玛依市公安局个人三等功; 2014年被克拉玛依市交警总队授予“交通管理先进个人”称号;2015至2017年连续三年被评为优秀公务员。
2018年9月3日晚,杨克全收到一条转账500元的信息,这条信息是湖北省武汉市的卢女士发的。杨克全立即回复:“人民公安为人民,群众有困难时,交警理所应当相助。”原来,卢女士一行驾车经独山子穿越天山公路时车辆发生两次爆胎。第一次爆胎时杨克全帮他们换好备胎,10天后他们返回时轮胎再次爆胎,但由于没有备胎,杨克全便将他们送到牧民家里取暖,并积极帮助联系独山子轮胎公司。喝着热乎乎的茶,卢女士一行感慨:“此前,我觉得交警只会查车、罚款,没想到新疆警察的言行如此温暖人心。”当晚,卢女士安全入住宾馆后,用微信给杨克全转了500元钱,表示感谢。杨克全毫不犹豫拒绝了。卢女士在朋友圈中发布:“天虽冷,但心却暖暖的!因为我遇到了好交警,新疆警察‘亚克西’!”
杨克全说:“我的岗位在一线,站岗一分钟,就要负责60秒。”2018年7月至8月,正值暑假,天山公路客流量较平时增加了好多倍。为了确保游客的通行安全,杨克全带领中队的同志昼夜奋战在景区路段,往返巡逻指挥疏导,遇有车辆拥堵,就步行疏导,经常一走就是几公里,每日执勤时间15个小时。曾经有三个昼夜的连续鏖战,他双眼布满了血丝,嗓子也喊哑了。可当他看到游客们乘兴而来、满意而归时,便觉得自己再辛苦都是值得的。
在独库公路每年的通车时间里,杨克全用自身的实际行动服务于新疆旅游业,践行着“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宗旨,用实实在在的责任和担当,风雨霜雪守护天山公路,保障游客安全通行。
孝老爱亲道德模范——李仁

人与人之间,从陌生到熟悉,到底需要多久?独山子六区好人李仁告诉你:只要有爱,其实只需一瞬间。
李仁是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退休党员,退休前是学院总务处物业管理中心主任,他勤勤恳恳,认真负责。而作为孝亲敬老的好人,他16年如一日,照顾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独居老人颜世春,全心全意,风雨无阻。16年不间断的关爱,让老人切实感受到了人间的真情,李仁用爱谱写了一曲孝亲敬老的温暖诗篇。他曾获得2014年全国“孝亲敬老”之星、2015年“邻里互帮互助最美”家庭、2017年“最美克拉玛依人”等荣誉称号。
颜世春老人是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一位退休工人。李仁和颜世春老人相识于1979年。2001年9月,颜世春老人的丈夫因病到乌鲁木齐住院,因为病情严重,不知道要多久才能回来,于是,颜世春老人临走前把家里的钥匙交给了李仁,托他照看家里的花草,没想到这串钥匙一放就是十几年。2002年,颜世春老人的丈夫不幸去世,李仁和爱人一起帮忙料理了后事。
2004年,颜世春老人洗澡时不小心摔倒,胳膊骨折。老人胳膊打了石膏,行动不便,李仁索性就让爱人住在老人家里,日夜陪伴照顾老人。2005年,老人不幸患脑梗住进医院,李仁和爱人每天给老人送饭。老人住院期间,医护人员和病友都以为李仁是颜世春老人的儿子,直夸儿子媳妇孝顺。
每到清明节,李仁都开车陪颜世春老人给她老伴扫墓。
2012年,颜世春老人80大寿前心中萌发了一个想法,这也是她多年的心愿:她想在寿宴上认李仁为干儿子。得知老人的想法后,李仁考虑自己父亲健在,为了顾及老父亲的情绪不方便当干儿子,但为消除老人的后顾之忧,他郑重地对老人许下承诺:请她老人家放心,一定照顾好她,认不认干儿子就是一个形式。听完李仁的话,老人理解李仁的良苦用心。其实在老人的心目中,早已将李仁视为亲人。
叶落归根,颜世春老人一直想回老家看看,但是对她这样高龄多病的老人来说谈何容易,飞机不能坐,火车时间又长,一路上不能没人照顾。得知这一情况,李仁陪伴着老人踏上东去的列车,实现了老人多年来的夙愿。
人们对李仁16年不间断地照顾关爱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人,非常赞叹。李仁说:“这没啥,谁让我和老人有缘呢。你看看我们的左邻右舍,每一个都在为孤寡老人奉献爱心,我做得还很不够。”
目前,颜世春老人住进了养老院,但是李仁对老人的关心、牵挂没有少半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