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石化

疾风知劲草 烈火见真金

时间:2021-03-17 10:21:20  来源:独山子石化报  作者:记者 林青 通讯员 李党生

  ●记者 林青 通讯员 李党生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设备检修公司炼油钳工车间在面对新冠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下,在安全、质量工作的双重压力下,团结协作,秉承“讲团结比和谐、善学习比高效、尽责任比业绩”的工作理念,持续管理改进,优质高效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肯定,综合绩效评价在设备检修公司名列前茅,连续两年获得石化公司管理优胜车间称号,2020年获得企业文化先进单位、青工创新创效优秀组织单位、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目前,车间员工数量125人,维护设备3108台。现有集团公司技能专家 1名 、企业技能专家 3名、企业首席技师 3名及高级技师、技师21名。

  “7个方案实施,成功解决液力透平泵密封泄漏故障问题,创效170多万元。” “发现一个隐患,避免生命和财产的损失。” 设备检修公司炼油钳工车间副主任陈凯谈起去年这些成果时如数家珍。

  树典型—— 劳模引领 筑梦起航

  炼油钳工车间劳模与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是以石化公司劳动模范解凤强、集团公司技能专家陈文忠为带头人,包含了公司劳模、高级技师及一线技术骨干为成员的专家团队。工作室设有专家办公室、理论研修室、状态监测分析室、密封实验室、成果展示室、测试实验室、资料档案室、安全培训室、钳工实训基地、机泵实训室等多个功能区域,占地约500平米,主要用于日常学习交流、技术培训和研讨等。

  “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的目标之一,就是要紧盯企业发展的现实需求,发扬劳模和技师的带动作用和创新思维,解决好生产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劳模创新工作室集团公司技能专家陈文忠说。

  炼油钳工车间劳模创新工作室提出了“设备状态监测全覆盖、推行预知性维修、实施柔性精修”的设备管理办法,研制了机械密封和轴承拆卸安装液压工装,提高了设备检修质量,降低了设备检修频次,为设备长周期运行奠定了基础。攻克了炼油厂储运联合汽车回收装置P-101机泵振动超标故障难题,解决了热电厂动力站5号炉J阀风机的转子轴向磨损故障难题,消除了炼油厂200万吨/年蜡油加氢裂化装置的关键设备往复式压缩机连杆大小头瓦隐患……《关于一种机械设备外润滑系统的应用》于2020年8月获批发明专利。

  车间依托劳模创新工作室“孵化器”作用,促进员工技能提高最大化。车间劳模创新工作室积极倡导“肯学才有作为,有为才有位”的个人职业发展理念,制订了名师带徒长远规划和目标,通过把年度培训计划具体细化到每个月、每天,以便发现问题及时制订纠偏措施,最大限度地保证阶段培训起色大,有效果,降低波动。日常培训按照“循环培训法”展开,由技师、技术骨干轮流授课,定期将维修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集中讲解,多方面搭建学习平台。同时建立“实践学习日”,由师傅带着徒弟过“五关”(原理关、结构关、操作关、维护关、故障识别关),掌握过硬的维修技能。车间严格按照“周培训、月考核、季比武”等相关制度及规范执行,让员工在培训中提高、在检修中总结、在实践中创新。工作室成立以来,培养出了一大批关键机组检修后备技术人才,车间年轻骨干队伍成长态势良好。

  随着钳工车间所维护装置设备的增多和维护区域面积的扩大,车间自加压力,工作模式由检维修服务向保障设备健康运行改变,工作重心由“整改胜于抢修”向预知性维修方面转移,加强设备技术攻关,以技术创新带动管理创新。在此基础上,车间劳模创新工作室积极鼓励其他员工一道参与技术攻关,彻底解决此类隐患,延长了设备运行周期,切实保障了炼化装置的安全生产。

  “依托人才积淀雄厚的传统优势,我们车间劳模创新工作室在成立之初,便承担着技能传承与‘新血’培育的使命,随着资源配置的整合完备与管理机制的不断成熟,截至目前,车间劳模创新工作室已成长成为我们车间培优的高效载体。” 车间主任黎晓勇自豪地说。

  集智慧——节支降耗 创造效益

  “降本增效,每一位员工都有责任。把责任量化到班组,每个人都精打细算,想方设法节约每一分钱,过紧日子思想可以大大提高员工利旧降费的积极性,全员‘当家’提质增效。”车间副书记汪援疆指着一件车间利旧的教具设备说。

  车间把全年经济技术指标按月分解到车间主管领导、管理人员、技术干部、班组、个人,开展小指标竞赛、修旧利废等降本增收工作,做到岗位职责分工明确、指标分解到人,推行单机成本核算,降低维修耗材,建立“车间-班组-作业小组”的全员增效考核体系,达到全员、全周期核算,形成奖罚并举,提质增效。2020年1月到9月,车间17项可控费用指标全部按进度完成,实际消耗比预算减少50.13万。

  此外,车间在对外创收上也有收获。5月份外派34人参与中沙石化聚烯烃检修工作,拓宽对外创收渠道。7月份,参与职业培训中心设备培训开发项目,承接热电厂动力站102台关键机组维护以及新建乙烷卸车装置压缩机的技改工作,分别创收41.6万元、140万元、4.59万元。

  车间副主任邵合生说:“一切成本皆可降不只是说说,应当是我们每个人工作中的一部分。2020年10月份以来,车间在开展技术课题攻关基础上,收集员工金点子和增效好建议共计17项,节约检修费用150余万元。”

  勇创新——厚积薄发 志存高远

  2020年10月18日,对于设备检修公司炼油钳工车间李俊庆、陈文忠、田敏、何金霞4人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因为这一天他们代表独山子石化公司斩获中国石油首届一线生产创新大赛装备制造专业比赛团队一等奖。

  “比赛的时候,就听很多其他公司的人说独石化又来抢金牌了,我们当时压力特别大!我们为这项比赛准备了半年,算是准备得比较充分。最后总算是不辱使命,把第一名拿到手了!” 作为教练的车间副主任李俊庆现在想起来还是抑制不住地兴奋。

  2020年9月25日至10月12日,独山子石化公司分别组织7个参赛队进行集中封闭训练。在训练过程中,设备检修公司炼油钳工致远队小组(以下简称致远队)成员,放弃了休息和节假日,在教练李俊庆指导下,完成了4个攻关课题项目的准备。为了保证汇报材料内容的完整性,常常深夜两三点,大家还在细抠课题的细节设计……

  10月13日,致远队与其他参赛队友们一同前往西安宝鸡参加集团公司首届一线生产创新大赛装备制造专业比赛。这次比赛共有25家参赛单位、57个代表队171名参赛选手。面对压力,小组成员们没有退缩,充分利用赛前的准备时间,保持此前集中训练的状态。小组成员充分发挥团队力量共同学习和研讨,形成了逻辑性很强的汇报材料。材料中共提出方案35个,应用了6个问题分析方法和3个问题求解工具,利用拟人法演示整个攻关过程,得到竞赛裁判们的高度认可。在比赛中,致远队凭借《延长液力透平泵机械密封运行周期》技术创新成果一举获得中国石油首届一线生产创新大赛装备制造专业比赛团队一等奖。

  解难题——凝心聚力 众志成城

  设备检修公司炼油钳工车间广大党员干部立足岗位“责任田”,以党支部为核心,勇当排头兵,实施“四引领”,建立战斗堡垒,担当“助推器”,做员工贴心人,想尽一切办法,采取一切措施,努力完成自己该干好、能干好和必须干好的事。党支部带领车间广大干部员工向前冲。

  2020年9月28日,乙烯厂聚烯烃一联合车间全密度聚乙烯装置一线精制反应器发生聚合物料结块堵塞故障,这是自2009年开工以来最严重的一次结块堵塞。因为时间紧,出现故障的风锯要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抢修,接到一把风锯后三人一组就展开维修……

  老党员薛兵参加过多次抢修,他说:“越是这样的时候,大家一定不能慌,要厘清思路,一步步准确完成每项步骤。”“薛师傅,这里的主机齿轮怎么不动了?”你看一下,这是不是有料卡住了?”“用铁丝将料块勾出就好了。”在薛兵的指导下,一个个问题迎刃而解。同为老党员的武金林、卓军在前一天晚上就已经参加风锯抢修。奋战了一夜,他们将自己总结的方法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员工:“一般链条是有方向,根据转向调整链条齿侧的方向。”“导板在链条运转过程中,如果变形就用手中这把铲刀进行校正。”“如果链条出现卡齿,看是不是齿刃变形,重新调整后再组装……”在老师傅们精心指导下,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2020年10月1日20:00,7把风锯开始陆续出现故障,这时,大家感觉人手有些吃紧。现场值守的设备检修公司副经理宋波、副总工程师冯仲及车间主任黎晓勇、副主任李俊庆带头和检修人员一起干,将风锯检修进度赶了回来,给在塔里清料的施工队伍吃了一颗“定心丸”。在3天的抢修中,抢修人员放弃了中秋、国庆与家人的团聚。10月2日,经过全体抢修人员的不懈努力,反应器内块料清理工作顺利完成,为装置恢复开工赢得了宝贵时间。参战人员用自身优良的政治素质、卓越的岗位技能、一流的工作业绩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车间主任黎晓勇说:“员工的心,企业的根,做好任何一件事情都离不开员工之间的真诚合作。在不断奋进的征程中,我们可能要接受各种风浪的考验,但是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只要大家伙凝心聚力,发挥每一位员工的真正价值,团结一致朝着一个方向努力,就会取得辉煌的业绩,就会为公司的发展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中共独山子区第十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召开
中共独山子区第十届委
【小微心语】装满回忆的红砖房
【小微心语】装满回忆
从70%到95%!十年攻坚,终于啃下了这块硬骨头
从70%到95%!十年攻坚,终
独山子文化体育场馆均已开放(附时间表)
独山子文化体育场馆均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