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正是库尔勒最美的季节。梨花灿烂,花枝摇曳,一汪春水,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独山子石化公司塔里木乙烷制乙烯项目,位于库尔勒上库综合产业园区石油石化产业园,距库尔勒市区80公里。
4月13日,记者从独山子出发,走进沸腾的项目建设现场。

工作很累 付出很值
放眼望去,装置、塔器、储罐拔地而起,巍峨耸立。
同行的人员中,马进是石化公司设备检修公司副总工程师、石化公司乙烷制乙烯施工协调组成员。结束了暂短的休假后,他又急匆匆地赶到现场。他说:“我2020年10月来到这里,其间回过独山子两次,每次时间都很短,但每次回来的时候都发现工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真的很震撼。”
去年10月到项目部没多久,石化公司乙烷制乙烯施工协调组一位成员写了一首诗:晨曦进工地,尘身戴月归。夜深议方案,心恐误工期。
这首诗所描写的,就是所有工程建设者的工作常态。
库尔勒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春季经常是黄沙漫天,人们恨不得戴两个口罩。
工程总监朱永国去了半年,只回过独山子一次。他说:“干工程虽然很累,但就像培育了一棵树一样,看到长成参天大树的时候,感觉特别舒服,一切付出都很值得。”
一片繁忙 确保进度

4月14日,早晨7点30分,晨曦微露,天气微凉。在乙烷制乙烯项目东门、西门,身着蓝色工装的中油六建施工人员、红色工装的中油一建施工人员、灰色工装的吉林化建施工人员,纷纷涌向工地。他们有的骑着电动车,有的骑着自行车,有的走路,有的手里拿着没吃完的早餐。
石化公司副总工程师闵文晖介绍,目前现场主要参建单位共有施工人员7200多人,工程总体形象进度累计完成93.67%,其中设计完成100%、采购完成96.76%、施工完成87.42%。
8点10分,各个施工单位以班组为单位进行班前安全喊话,布置当天的任务。
领到工机具之后,大家向各自的施工点赶去。短时间内,工地到处是焊接声、打磨声、吊装声,一派繁忙的景象。
裂解装置中油六建乙烯项目部117班班长唐桂权说:“我们根据总工作量,以三天为期限,制订滚动施工计划,让每个人都了解每天需要完成的任务。只要图纸上有的,都要一步步全部销项,避免重复施工影响工期。”
唐桂权说,在裂解炉的安装过程中,他们把5台炉子1100吨的钢结构,设计成35个模块,先在地面上组装好,再像搭积木一样整体吊装。这样比计划工期提前了20天,节省了上百万元的人工成本。目前,裂解装置累计完成施工量的85.11% 。
“进入施工区域,请注意安全。”在高密度聚乙烯装置南侧,经常可以看到拿着小喇叭的安全监督人员。这里场地狭小,作业高度交叉,施工人员密集。
负责施工的吉林化建项目安全经理刘杰说:“我们在现场安装了摄像头,随时提醒大家注意安全。对边缘地带、边缘作业环境,我们加强了安全管控。下一步,我们要最大限度协调各作业施工面,避免互相干扰。集中各作业队的优势人力资源解决制约工作面、工序进展的瓶颈单元,确保进度。”
“今年春节期间,我们有大量的人力留守。当时气温达零下20℃,我们在工地搭了防火篷布和保温棉毡,进行焊接作业,为春节后作业面的展开奠定了基础。”刘杰说。
目前,高密度聚乙烯装置采购累计完成100%,施工累计完成84.5%。
中午临近下班时间,全密度聚乙烯工地却异常热闹。中油七建在经过周密安排后,采用400吨的履带吊车将125吨的循环气冷却器一次成功吊装就位。
全密度聚乙烯项目部石飞虎说:“循环气冷却器是聚合反应单元的关键设备,也是全密度聚乙烯装置最长最重的冷换设备。设备吊装就位,标志着全密度聚乙烯装置设备安装工作进入关键收尾阶段。”
中油七建施工人员介绍,两台循环气冷却器于前一天刚刚到达现场,但因为总体进度目前只有75%,所以一定要利用好4月份黄金施工期,快速赶上进度。
记者看到,在工地旁边,部分施工人员就地就餐。在每个人的心里,必须达到6月30日中交的目标。
据石化公司工程项目管理部副主任王晓彦介绍,为了确保工期,施工组和项目部重点项目责任到人,大家每天盯守在现场。同时开展劳动竞赛活动,在确保安全质量的前提下,掀起全面大干热潮,动员和激励全体建设者勇担建设国家示范工程的责任和使命,全力保障如期实现高水平中交的目标。
实干担当 全力奋进

一天的时间悄悄地过去了,斜阳洒在乙烷制乙烯项目的钢铁丛林里,机械的轰鸣声此起彼伏,施工人员还在为项目正式投料进行最后的冲刺。
记者了解到——
乙烯装置裂解炉主体安装提前20天完成,项目总变电所主体提前5天封顶,火炬系统主体吊装提前3天告捷,空分空压装置产出合格氮气……
广大建设者正以实干和实绩展现责任与担当,全力奋进,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