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上午,自治区召开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大会,表彰50个开发建设新疆奖状表彰对象、150名开发建设新疆奖章表彰对象、100个自治区工人先锋号表彰对象。中国石油独山子石化公司乙烯厂聚烯烃一联合车间主任乔亮杰,作为制造业代表被授予“开发建设新疆奖章”。
这是继2018年被团中央、人社部授予“2016—2017年度全国青年岗位能手”荣誉称号后,乔亮杰又一次受到隆重表彰。2017年五一前夕,乔亮杰被评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优秀青年”。

■ 成长之路
5月4日上午,天空湛蓝,紫花海棠美丽绽放。见到乔亮杰的时候,他正在测试青年员工对全密度聚乙烯装置技术的掌握情况。对于员工答不上来的问题,乔亮杰提出简单明了的要求,嘱咐他们下来查资料,自己解决问题,并最终给他一个答案。
这是乔亮杰培训车间青年员工的一种方式。他说,青年员工在石油化工行业岗位上成才,要有高度的责任心、钻研技术的精神。
乔亮杰自己就是这样成长起来的。
当操作工时,责任心和求知欲让他成为“每事问”,常常刨根问底,有时问得老员工很“尴尬”,见他绕着走。他不满足于获得现成答案,自己下来查资料、画流程。几年下来,笔记记了几大本,画流程的纸接起来有几十米长,像一卷《清明上河图》。勤问勤学,让他很快掌握了5个岗位的操作技术,成为车间为数不多的全能操作手。
乔亮杰2009年7月毕业于中南大学化学工艺专业,硕士研究生,同年8月参加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项目开工工作。当时正是独山子石化跨越式发展的辉煌时期,在这样的机遇面前,他选择了奋斗。
2009年9月21日,与青藏铁路、三峡工程一同被评为新中国成立60周年“百项精品暨经典工程”的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顺利投产,独山子石化一跃成为当时国内最大的炼化一体化企业。10年后的9月16日,实现改扩建和大检修后的大乙烯装置投料开车一次成功,独山子石化公司具备每年140万吨乙烯生产能力,是国内在运乙烯装置产能最大的企业。
十余年间,独山子石化大力实施“资源、人才、创新、高端化”战略,一大批技能人才、管理专家和科技骨干脱颖而出。
工作以来,乔亮杰一直自我加压、不断成长,成为技术人才队伍中的杰出代表。
操作工、运行工程师、工艺工程师、副主任工程师、工艺副主任,乙烯厂技术处副处长、处长,聚烯烃一联合车间主任——每一步,他都走得踏实。
化工生产中,催化剂的作用巨大。乔亮杰说,从事自己喜欢的职业是幸运的。善于学习加上勤奋努力,是他成长的催化剂。
■ 打造王牌
时间的沉淀是技术人才脱颖而出的必要条件。
2015年秋天,工作6年后的乔亮杰深受上级信任,勇挑重担,成为茂金属产品开发项目负责人。在专利商的配合下,经过33天的昼夜奋战,项目组成功开发出茂金属膜料产品,填补了国内高端膜料生产空白。2016年9月,在没有外商支持的情况下,他独立主持,成功生产出了茂金属产品,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乔亮杰用自己精湛的技术、过硬的本领,带领团队南征北战、攻坚克难,一次次完成了集团公司化工领域的新突破,填补了集团公司在高端化工领域的多项空白。
乔亮杰善于把理论和实际经验转化为成果,固化为论文。他总结高端产品的生产技术,在全国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4篇。《2万吨/年己烯-1成套技术开发及工业应用》项目获得集团公司科技进步奖特等奖,《抗熔垂高性能就聚乙烯管材料开发及应用》项目获得集团公司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其他项目多次获独山子石化公司科技进步奖。
2014年3月,按照集团公司总体部署,乔亮杰作为开工工艺负责人协助四川石化开工,圆满完成任务,受到业主表彰。
2016年5月,作为专家,乔亮杰应邀赴兰州石化提供技术支持,实现生产铬系牌号新产品装置的一次开车成功。
2017年,乔亮杰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后完成3个茂金属新产品、管材料树脂新产品的试生产,新产品开发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同年12月,乔亮杰被聘为企业级技术专家。
2018年,乔亮杰带领技术工程师团队完成乙烯厂年度科技攻关项目8项,组织开发PE-100耐刮擦料等9个橡塑新产品,完成5个聚烯烃高端牌号质量改进工作,主管化工“三剂”的国产化引进和新剂试用工作,降本增效254万元。积极组织推进乙烯厂18项VOCs环保项目实施并安全投用,为建设环境宜人厂区作出了积极贡献。
2019年,乔亮杰任乙烯厂技术处处长,组织完成10个联合车间26套装置的开停工方案讨论和完善,实现 “停得稳、开得起、稳得住、绿色环保”的开停工目标,为公司“五年一修”打下坚实基础。持续推进化工新产品开发和质量改进。完成大中空、茂金属等5个新产品的试产,完成PE100级耐刮擦专用料等7个新产品的质量改进工作,产品质量稳步提升,配合完成DGDZ-3606产品质量认证,使石化公司化工产品不断向高端化迈进。
2020年,乔亮杰担任聚烯烃一联合车间主任。按照集团公司和独山子石化公司“战严冬、转观念、勇担当、上台阶”的主题活动要求,车间积极开展提质增效活动。乔亮杰主导茂金属不同催化剂体系之间实施连续转产方案,取得茂金属催化剂工业化应用的重大技术突破,在全球范围内首次成功实现转产,乔亮杰和他的团队荣立石化公司集体三等功。
乔亮杰组织完成车间5条聚烯烃生产线共计107次操作变动,全部实现安全受控。全年共计生产28个聚烯烃产品158万吨,创历史新高。带领聚烯烃技术团队钻研技术,深挖装置潜能,成功实施聚烯烃生产线负荷提升增效项目,全年增产聚烯烃产品2.2万吨,在进一步提升装置技术经济指标的基础上,实现增效1.2亿元。组织实施降低聚烯烃过渡料攻关项目,年度过渡料比例降低至2.48%,创历史新低。2020年,乔亮杰被评为石化公司“十三五”科技领军人才。
2020年,乙烯厂聚烯烃一联合车间生产的高附加值化工产品利润占乙烯厂整体利润的62%。该车间成为独山子石化公司利润贡献的排头兵、提质增效的“主战场”。
作为独山子石化公司新产品开发的负责人,乔亮杰先后成功开发出PE80级管材料DGDZ-2400、高强膜DGDX-6095、PE100级管材料UHXP-4808等极具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开发茂金属膜料产品EZP-2010HA,打破产品垄断,填补国内高端膜料生产空白,并成功试产低密度己烯膜料产品DFDA-7028,实现规模化生产,为集团公司产品高端化、打造王牌产品作出了突出贡献。
■ 带好队伍

乔亮杰说:“对于技术开发团队成员,经验的积累和对装置技术的理解非常重要。其中,对催化剂的了解非常关键,催化剂的‘脾气’‘特长’需要持续的技术理解。在工业化生产装置,‘试一下’是不行的,所有的方案必须做到非常成熟,在可靠技术验证的条件下组织生产。自信来自于对生产装置和生产技术的理解,达到一定的高度,对生产有自己的理解与思考,不是专利商说什么我们就做什么,这是对于工艺技术应有的一种态度。”
全密度聚乙烯装置技术难度在乙烯厂最高,全世界接受技术转让的装置有160多套,为什么专利商对独山子石化情有独衷?就是因为独山子石化有一群想把装置运行好,而且能把装置运行好的工程师和员工。在车间当一把手,要保证装置平稳、安全、高效、环保运行,还要负责党政工团全面工作,非常锻炼人。
乔亮杰感谢上级信任他,给他这样一个锻炼的机会。
作为全国青年技术能手,他感受到精进技术和业务,走到行业前列,做出成绩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获得开发建设新疆奖章,他深深感到肩上沉甸甸的使命感:把作为公司效益主战场的车间管理好,让装置安全平稳、突出高效,在公司提质增效的主战场上作出更大贡献。
5月4日,乔亮杰担任车间主任一年多了。从车间员工的精神状态和工作状态,他看到了这个团队可喜的成长与蜕变。
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他说,青工一定要确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目标,青年是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是未来,是希望,传承优良文化是青工的责任。青年人的人生目标一旦确定,就要永不放弃地追求。不管是十年还是二十年,要锲而不舍,永不放弃。
乔亮杰说,作为石化人,开发提升人民生活水准的新材料是他的追求。一个新型产品,市场认可度高,使用体验更好,用户更加满意,这就是对石化人的最好奖励。带好团队,把生产搞得更好,乔亮杰充满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