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前夕,从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党委传来好消息,独山子石化公司炼油厂党委被评为中央企业先进基层党组织。炼油厂始终传承忠诚于党的红色基因,永葆“石油工人心向党”的政治底色,时刻充满为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作贡献的精神动力。

强化“根”和“魂”推进高质量发展

7月1日清晨,石化公司的党员比以往起得更早,大家纷纷到单位准时收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直播。炼油厂党委也组织党员一起观看现场直播。
直播结束后,炼油厂党委书记焦永建感慨地说:“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史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炼油厂有丰厚的政治文化,有‘根’和‘魂’,这种文化一直激励着我们向前进。”
炼油厂坚持把思想建基、理论强基摆在突出位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把中心组打造成为善于学习的“示范班”。该厂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木空江·肉孜说:“我们永远听党话、跟党走,不忘初心使命,积极传承红色基因、石油基因,争当推进公司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
每一次政治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都感到受益匪浅。通过不断吸收“政治营养”,把握政治方向,炼油厂用红色文化养育理想信念、铸就忠诚灵魂,迈向新的征程。
炼油厂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紧盯公司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的目标,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强化党的建设,筑牢发展的“根”,铸就发展的“魂”,带领广大干部员工,助推企业驶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炼油厂党委积极开展 “战严冬、转观念、勇担当、上台阶”主题教育活动和提质增效专项行动,寻找破解发展难题的“钥匙”。班子成员亲自上阵,靠前指挥,针对36项“瓶颈”、22项重点任务持续攻关,动力单耗、蒸馏加热炉热效率、焦化三剂单耗等11项指标持续优化,13项专业重点经济技术指标中4项在中国石油排名第一、5项进入前三。
“十三五”期间,在炼油厂党委的带领下,广大员工强化使命担当,克服原油资源不足、性质劣化等诸多困难,做精炼油、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加工原油3539万吨,取得了较好的效益。 筑牢战斗堡垒 彰显党员风采

和谐高效的团队是企业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关键。炼油厂以“大党建”工作格局、“三高一流”党员评价、“四个诠释”岗位实践活动为抓手,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切实将党建工作实效转化为中心工作实绩。
建立党建责任清单、推行党支部党建目标暨达标晋级管理等考核评价体系,使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时刻把责任和使命放在心上、扛在肩上,落实在行动上。
在很多人眼里,加氢联合车间副主任兼安全总监郭强是在集团公司技能专家杜胜利的影响下快速成长的青年。他积极应用流程模拟工具,在车间推广使用流程模拟管理,通过实施换热网络优化、换热器诊断、加热炉运行评价、产品收率模拟等,解决了7个生产难题,较大程度地提高了操作调整效率和安全生产可靠性。
车间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知识库,从管理层、班组层、操作层三个方面发力,知识管理效果在公司8家试点单位中名列第一。
有了知识积累,才能不断突破。201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郭强更加勤奋,在解决工艺、技术难点、痛点方面狠下功夫。近3年来,他提出的15项合理化建议创造经济效益过百万元。他提出的降低300万吨直柴加氢装置注水量可行性方案,每年产生综合经济效益超过50万元;提出的80万吨催焦柴加氢装置V-201石脑油改进项目,消除了分馏平台框架振动问题,年创效32万元。他带领团队围绕提升转化炉热效率、提升氢气回收率进行攻关,使转化炉热效率达到90.2%,月产生经济效益31.64万元;解决干气单元满负荷运行瓶颈后,月产生经济效益达171.46万元;优化轻石脑油、尾油生产,保供乙烯料,轻石脑油产量有了新突破,尾油BMCI(芳烃含量)均值由11.70降至11.32,降低0.38个单位。
炼油厂深入推进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8个基层车间紧紧围绕“转观念、勇担当、高质量、创一流”主题教育,提质增效工作及厂级重要项目建设、部分装置停工检修等,列出重点攻关项目18项,明确项目负责人、具体任务分工、时间节点,强化责任担当,确保取得实效。
2021年4月,催化裂化联合车间窗口期检修共有46项检修项目。为保证项目顺利实施,车间党总支针对重点项目成立脱硫脱硝余热锅炉检修项目党员示范岗。车间优秀党员袁玉冬、赵志成、李德强等人为主要项目负责人。15天的绝对检修工期,时间紧,任务重。余热锅炉高温蒸发器、中温省煤器管束更换作业全天24小时施工,党员干部冲锋在前,24小时轮流值守现场,为圆满完成此次检修任务发挥了重要作用。 红色“基因”相传 永葆政治底色

中央企业劳动模范,集团公司首批铁人奖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炼油厂第一联合车间高级技师徐凯军是第二代石油工人,有30多年的党龄。他看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直播,精神饱满地来到1000万吨蒸馏装置减压炉出口温度控制操作现场,与同事们一起继续探讨历年最高温度下深拔效果及难题。
他的父亲徐新才在当年的龙头装置常减压装置工作。徐新才是自治区劳动模范,经常对儿子进行“听党话,跟党走”的红色教育。徐凯军从父亲身上吸取了红色能量,参加工作37年来,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他说:“我的成长离不开党的培养,我从父辈的身上学到了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作为新时代劳模,我决心扎扎实实做好每一项工作。”
徐凯军在装置上已度过30多年。这些年来,他步履坚实,先后攻克了13道技术难关,消除了60多起重大安全隐患。他的徒弟王晓强作为新一代石油工人,在带班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总结出“一法三受控”和“异常排查三个不放过”安全管理方法。通过实施这些方法,班组发现并消除隐患30多起。
为了将每一滴油“吃干榨尽”,进一步降低减压渣油收率和焦炭产量,炼油厂第一联合车间积极组织实施相关技措。6月23日,经过努力,减压渣油累计收率降低1.05%。
每一次遇到操作难点,党员总是第一个冲上去解决。去年,老党员杜胜利、新党员郭强等人组成攻关小组,解决生产难题83项。其中提高军用油品质量相关成果获中国石油首届一线生产创新大赛炼油与化工专业三等奖。
集团公司炼化企业催化裂化装置设备员竞赛6月30日结束,独山子石化公司夺得团体总分第一名,荣获团体一等奖。炼油厂催化裂化联合车间优秀党员赵志成取得个人总成绩第一名的优异成绩,夺得金牌;重整加氢联合车间何松、催化裂化联合车间胡连桥夺得银牌。
作为年轻的党员,王晓强、郭强、赵志成传承老党员优良传统、过硬的政治作风,意志坚定,面对急难险重的任务不退缩,成功解决了转型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一个个难题。
炼油厂加氢联合车间青年员工余顺说:“我们是新一代接班人,作为基层员工,我们从前辈手中接过奋斗的接力棒,感到肩上的担子很重。我们会向前辈学习,以实际行动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为了更好地把红色“基因”传递到每位员工身上,炼油厂组织劳模、优秀党员走进现场,走到员工身边,讲述党员先进事迹,连续举办弘扬石油精神大讲堂活动。
三十年如一日的徐凯军、用勤奋演绎精彩人生的李良、走到哪里都是一面旗帜的祁小军,誓让青春出彩的金牌选手黄才龙、赵志成……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榜样的感召下,学习先进、争当先进、赶超先进在炼油厂已蔚然成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