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上午,在克拉玛依一号井举行的克拉玛依市第五届劳动模范表彰大会暨“一号井·再出发”活动启动仪式上,55名平时在岗位上默默奉献的劳动者成了镜头追逐的目标。其中,来自独山子的葸永龙、郭牡丹等8人被授予“克拉玛依市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葸永龙(炼油厂催化裂化联合车间设备副主任)

■人生在勤 需要勤劳
2011年8月,葸永龙怀揣梦想来到独山子石化公司工作,先在炼油厂催化车间两机岗位学习,之后独立负责车间两台公司级关键机组管理,再后来全面负责车间设备管理工作。
充实紧凑的职业历程对葸永龙来说是锻炼,也是挑战。他先后荣获炼油厂“设备管理先进个人”“模范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2018年被评为石化公司第十一届“十大杰出青年”。
从事设备管理工作以来,他把“家”安在车间,把设备当作自己的“孩子”,用心守护装置平安。2017年,是他第一次组织一催化装置设备大检修,他提前一年开始筹划部署,讨论计划、勘查方案、修订完善各类操作卡等。在检修施工期间,他负责的项目专业广泛,难度不小,可他从不推脱,敢于担当,一直奋战在检修现场。
他注重技术水平的提升,积极开展技术优化攻关。2014年4月,他前瞻性地开展最差设备攻关、烟汽轮机技术改造、关键设备长周期运行攻关等工作。通过技术改造与攻关,设备运行状态不断优化,有效保证了装置安全平稳运行。
他善于总结管理经验,创新管理机制。2016年,他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和规范标准,率先组织实施装置设备检维修计划,推行差异工况下的设备寿命评价与状态检测相结合的设备检修模式,为公司设备检修管理提供宝贵经验。
郭牡丹(乙烯厂聚烯烃一联合车间运行工程师)

■你若盛开 清风自来
谁说石油化工行业是属于男性的舞台?郭牡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叫“巾帼不让须眉”。
去年4月,聚丙烯装置35线生产三元共聚产品期间,反应器出料阀关不到位,同时,出料线吹扫流量大幅下降。郭牡丹及时判断出原因,迅速点氧抑制反应,切断乙烯、丁烯加入量,防止高温塑化结块,成功避免生产波动。去年11月,装置34线气锁器突然发生故障,班组多次投用气锁器都没有成功。郭牡丹认真分析投用过程、失败原因,发现原来是气锁器程序处于等待状态。她立即联系仪表人员修改参数,保证了气锁器的投用正常。
郭牡丹,2006年8月参加工作,2009年至今在乙烯厂聚烯烃一联合车间聚丙烯装置担任运行工程师。她工作踏实肯干,技术功底扎实,曾获得公司职业技能竞赛的金牌和铜牌,是聚丙烯装置首席技师,公司级技能专家。
她配合车间技术人员通过优化生产参数,积极推进聚丙烯装置催化剂、助催化剂、改性剂国产化工作,降低了三剂成本;根据大平衡原理,她认真摸索,彻底解决了聚丙烯装置顶部分离器液相丙烯积累问题,消灭了装置在低负荷生产、开停工期间的排放问题,提高了经济效益。
近年来,公司不断进行聚烯烃新产品开发,在车间开发三元共聚新产品期间,郭牡丹带领团队,成功解决了聚合系统极易黏料、堵料等问题,三元共聚产品生产周期由0.583天延长至7天以上,实现装置长周期生产。
罗灵力(乙烯厂乙烯一联合车间副主任)
■世上无难事 只要肯登攀

罗灵力是一个性格直爽的四川小伙儿,2010年8月分配到乙烯一联合车间。
在同事们眼中,他是一个“学霸”,因为他勤奋啃书,善于总结。他严格要求自己,善于学习,对装置的关键参数和异常波动都进行详尽记录和总结。
他曾荣获集团公司“技术能手”、中央企业“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并荣立石化公司个人二等功一次。
2011年,100万吨/年乙烯装置大检修期间,乙烯一联合车间经过慎重考虑,把裂解装置停工环节最难倒空的急冷油系统交由罗灵力负责。他提前规划,用10天时间完成了2000多条压力管道的交底工作,为保质保量完成装置鉴定做好了铺垫。
2017年,他组织实施VOCs(挥发性有机物)改造工作,彻底解决了急冷系统VOCs超标和排放等环保问题;组织实施工艺水排放线改造工作,大幅降低了装置工艺水的排放量和能耗;配合车间实施裂解炉对流段清洗、裂解炉特护攻关,使乙烯装置8台炉最高运行达150天。
自罗灵力的工匠创新工作室建立以来,通过开展生产隐患排查、生产瓶颈攻关、员工培训技能传承等活动,消除了乙烯装置的部分运行瓶颈和隐患,使百万吨乙烯装置实现了长周期安全、平稳运行,继续保持乙烯行业能效“领跑者”第一名,装置燃动能耗居全国第一。
程志军(热电厂发电运行部大值班长)

■脚踏实地搞生产 以身作则带团队
热电厂发电运行部是炼化生产的主要动力来源,大值班涵盖锅炉、汽机、电气三个专业。大值班长既要懂这三个专业的技术,又要善于管理班组事务。作为大值班长的程志军以身作则,带头学习钻研专业技能。他坚持“在岗一分钟,安全60秒”的安全生产理念,以“慎独、敬畏”的心态带领班组不断迈向新高度。
优秀的人从来都是有目标、有梦想,并努力坚持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程志军学习非常刻苦,且勤于钻研,只要一有空,他就跑现场、学流程,参加工作后3个月就通过顶岗考试,比其他新员工提前3个月。由于成绩优异,他两次被外派参加CFB锅炉、CFB锅炉仿真机学习,并以优异的成绩通过实习生转正答辩。
程志军还在公司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得银牌和铜牌。他曾带领班组获得了公司“明星班组”、自治区“工人先锋号”等荣誉称号。
2018年10月28日,程志军在例行巡检中,听到4号锅炉右侧蒸汽平台处有轻微异响。凭借过硬的专业技术,他判断锅炉肯定存在泄漏情况,随即从4号锅炉汽包平台向炉膛24米方向反复检查,及时发现了隐患。由于该隐患发现及时,避免了一次因非计划停炉造成的生产波动。
参加工作14年来,程志军曾正确处理过锅炉满水、外界大量甩负荷等多次事故,并多次发现锅炉水冷壁、减温器泄漏等重大隐患,受到表扬嘉奖。
王文献(独山子区出租汽车协会出租车司机)

■服务社会,快乐自己
“的哥”王文献还有一个身份——“雷锋车队”队长。他坚持义务接送高考生、孤寡老人及残疾人十年如一日,近五年参加志愿服务达600多小时,用一颗爱心温暖和感动着石化城。他先后被克拉玛依市文明办、独山子文明办评为“最美克拉玛依人”、独山子区“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
2009年,独山子出租车协会“雷锋车队”成立。作为车队的第一任队长,王文献承担了对一个完全丧失行走能力、儿女不在身边的独居老人的帮扶任务。王文献了解到老人非常需要帮助,就经常背着老人去医院看病、拿药,医生、护士总是热情地跟他打招呼:“又带你妈来开药啊?”
高女士今年64岁。10多年前,她的双侧股骨头坏死,慢慢丧失了行动能力。王文献主动接高女士去医院、社区等地方,这一接就是10年。有时,王文献忙不过来,就让爱人接送,一周至少接送三四趟。王文献对待腿脚不便、上了年纪的人,服务热情周到,不怕耽误自己的生意,坚持将老人搀扶送至目的地。他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看到这些老人,我就想起了在沙湾的父母,就想要帮助他们。”
每年高考期间,王文献积极组织“雷锋车队”参加免费接送高考生活动,至今已连续坚持11年。在送考生去考场的路上,他还会用风趣的语言跟考生交谈,帮助他们缓解心理压力,受到了考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朱金娇(新疆汇翔激光科技有限公司)

■科技永无止境 我将奋斗不止
2008年,朱金娇从兵团教育学院计算机应用与维护专业毕业后,来到新疆汇翔激光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主要负责专利申请、申报及新型库卡机器人激光熔覆的操作技术等工作。
在担任公司党支部副书记、团支部书记期间,她勇于创新,参与的科研项目及《利用太阳能蓄能的充电桩专利》《机械加工车间用的空气净化装置专利》等9项专利创造经济效益1000余万元。
朱金娇一直从事激光熔覆工作,如今已是汇翔公司的技术核心人物。为保证公司高效完成生产任务,她经常加班加点,随叫随到,不断进行各种工件材质的激光熔覆实验与研究。通过实际与理论相结合,朱金娇在设备使用和工艺参数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2017年,她在《科学导报》发表了《激光熔覆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激光熔覆汽轮机油泵调速轮轴的修复方法研究》《面向复杂回转体表面的激光熔覆轨迹规划方法的研究》等三篇论文。
2016年,在申请课题《利于提高硬度与耐磨性的齿轮的激光熔覆修复工艺》发明专利进行资料筹备时,她和团队制订熔覆修复方案,以实现对调速齿轮再制造修复。
针对熔覆过程中出现的裂纹问题,朱金娇召开紧急会议,制订出两个方案并进行反复测试。通过近半个月的日夜奋战,朱金娇在同事的配合下,完成了课题发明专利初稿。
此项目于2017年取得了专利证书。
陈小燕(西宁路街道第十一社区居委会主任)

■履行责任,传递温暖
陈小燕是西宁路街道第十一社区居委会主任,负责辖区2230户、4575人,7家企业事业单位,147家商铺的服务管理工作,曾获得“最美克拉玛依人”等荣誉称号。
从2018年9月到第十一社区居委会担任主任职务以来,她每天总是早早地到单位安排当天的工作,做到社区大事小情了然于胸。
当女儿对她说:“妈妈,你为什么总加班呀?你是不是不喜欢我了?”她忍不住泪流满面。
丈夫对她的工作有时也不理解。她开导丈夫说:“我是一名党员,社区也是我的家,居民的满意就是我工作的动力。你要理解我的工作,辖区的居民确实需要我。”
翻开陈小燕的民情日记就会发现,她每天的工作都安排得满满当当。2018年,陈小燕帮助居民处理各类矛盾、纠纷、问题20余起,对残、弱、孕、老、幼等30余人进行扶贫帮困及就业扶持;她带领社区工作人员深入走访辖区各族困难群众,真心实意帮助群众排忧解难30次。
在一次组织青少年活动时,陈小燕了解到社区有一名学生和他的姐姐都考上了大学,但是,姐姐却因为母亲治疗疾病,家中无力承担学费而准备放弃上大学的机会。
当天晚上,陈小燕就带上片区联络员来到了这名学生家中,了解情况,宣讲惠民政策。
最终,姐弟俩在陈小燕的帮助下,申请了慈善助学,顺利就读自己喜欢的大学,他们的母亲也在陈小燕的帮助下申请了大病救助。
朱华丽(独山子二中学老师)

■对学生的爱是教育的基石
2001年6月,朱华丽在独山子第二中学开始担任高中数学教学工作。
作为学校的骨干教师,她专业知识扎实,业务能力强,勇挑数学教研组长、数学备课组长及尖子班数学教学的重担,曾荣获克拉玛依市“教坛新秀”“骨干教师”“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
在学生培养方面,朱丽华注重学生终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努力拓展学生的思维。她辅导的学生3人在“希望杯”全国数学邀请赛中获得二等奖,两人获三等奖;在“新疆中学数学应用问题竞赛”中两人获得一等奖,1人获得二等奖。
朱丽华有15年班主任工作经历,她总是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制能力、自学能力和正确分析问题的能力;她关爱少数民族学生,经常到学生家走访,了解学生的需求,辅导学生的学习。
古丽菲拉·库尔班江在朱丽华的辅导下,在2018年高考时取得了533分的好成绩,考上了新疆医科大学本硕连读。
在搞好教研的同时,朱丽华积极培养年轻教师,所带的徒弟张晓娟、宋永玲、蔡瑞韬、齐静、弓悦在教学岗位上快速成长,能很好地完成高中数学教学工作。
朱丽华连续多年被评为校级“优秀师傅”。
她带头搞微课、上台讲课。她讲的课曾在克拉玛依市教研活动中进行展示,并被推选到自治区。在2018年举办的新疆高中数学青年教师讲课比赛活动中,朱丽华荣获二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