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石化

运行优良 指标先进

时间:2019-06-19 10:01:41  来源:  作者:

    ●生产卷

    牢记总书记嘱托,独石化以连续六年被评为“全国乙烯生产能效领跑者”第一名向总书记汇报——十年来,独石化员工熟悉新装置工艺流程,消化生产技术,攻克技术难关,挖掘生产潜力,让外商叹服,让装置优良运行。

    在中国石油行业系统内,只要提起独山子石化,大家都会啧啧称赞,因为它效益好、技术指标先进、员工作风过硬。

    的确,近十年来,独山子石化公司整体效益和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一直位居中国石油前列。

    2010年,盈利位居炼化企业之首。21项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进入中国石油前三名,11项名列第一。

    2011年,在经历两个半月大修的情况下,20项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进入中国石油前三名,4项名列第一,保持了核心竞争优势。

    2012年,全年加工原油在板块排名第三,化工利润名列板块第一,公司整体效益位居中国石油大型炼化企业首位。21项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进入股份公司前三名, 9项第一。

    2013年,以“保增长保效益”为指导,炼化效益在同类型企业中名列第一,化工盈利名列炼化板块第一。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保持行业先进。23项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进入股份公司前三名,9项第一。

    2014年,公司以“四优化一控制”为指导,整体效益位居中油大型炼化一体化企业首位,20项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进入股份公司前三名,5项第一。公司被评为“中国石油炼油乙烯业务最佳实践标杆企业”。

    2015年,公司大力实施“一增两降一调整”,全面实现扭亏为盈,炼化总体盈利16.92亿元,在炼化一体化企业中排名第一。16项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进入股份公司前三名,6项第一。在此之前,公司炼化总体效益处于亏损状态。

    2016年、 2017年,公司大力实施“三增两降两优化”,盈利水平快速增长,增效目标超额完成。2016年,炼化总体盈利45.4亿元,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保持中国石油领先,乙烯新区燃动能耗全国第一。2017年,乙烯产量132.15万吨,位居全国第一,15项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排名中国石油前三,5项排名第一,炼油专业和高密度聚乙烯装置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乙烯新区燃动能耗全国第一。

    2017年、2018年,公司大力实施“资源、人才、创新、高端化”战略,以“做精炼油、做强化工”为指导思想,大力实施“低成本、差别化、树品牌”化工业务战略,乙烯厂成为提质增效“主战场”。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超前研判,狠抓生产优化,加强效益测算、运行分析,对标攻关,打造最佳盈利路线图,不断增强价值创造能力。

    2018年,公司利润排名板块第二,在集团公司业绩考核中保持A级。被评为“全国安康杯竞赛优胜企业” “全国绿色发展典范企业”和板块“炼化达标优胜单位”。乙烯燃动能耗全国第一。连续六年被评为“全国乙烯生产能效领跑者”第一名。

    2019年,公司按照王宜林董事长提出的“争当集团公司党建工作的新标杆、西部能源建设的排头兵、集团公司炼化业务转型升级的领跑者、深化企业改革发展的先行者”目标,坚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围绕生产、经营两条主线,奋力打好生产优化、停工大修、项目建设三场硬仗,不断强化安全环保、管理提升、深化改革、科技创新、构建和谐五项重点保障措施,高质量推进国际一流现代化石化基地建设。

    优化生产提升创效能力

十年来,按照国家、自治区、集团公司相关要求,公司不断优化生产,通过一系列技改技措、新增项目,不断提升指标完成率,增强系统保障能力和创效能力。

    公司科技信息处处长吴利平说:“每一种工艺技术都有它的优缺点,装置在长期运行当中,会慢慢暴露出缺点,我们通过上一些技改技措项目,达到弥补缺陷、优化生产、节能降耗的目的。”

    “十二五”期间,公司累计投资40.3亿元,实施重点项目76项。300万方国储库建成投用,一、二水源完成扩能改造,新建110千伏西区变电站顺利送电、动力站6号炉建成,柴油自动调和、自动化洗罐改造完成,轻烃、液化气火车卸车设施交付使用,完善了营销和原料优化手段。80万吨/年汽油加氢、2万吨/年己烯-1、稀土顺丁橡胶等项目建成投产,在产品升级、降本增效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纳入国家及总部重点考核的一催化、电厂锅炉减排工程建成投用,顺应了国家环保提标要求。金沟河引水工程、铁路专用线电气化改造等项目加快推进,布局企业长远发展。天利高新碳四、天利实业碳五综合利用项目投产,增强了自主发展实力,延伸了石化产业链。

    “十三五”以来,公司建成中石油首套溶聚丁苯橡胶中试装置,投料试车一次成功,为保持研发领先水平提供了新支撑。新增丁苯、顺丁橡胶包装线,实现自动包装。改造老区乙烯3号、4号裂解炉,提高了三烯收率,降低了综合能耗。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MES2.0系统上线运行,建成新区裂解、苯乙烯等8套先控系统和企业4G网,炼化物联网成功上线。汽柴油全面进入国六时代。合作开发的己烯-1成套技术获集团公司特等奖。

    扎实培训打牢技术基础

吴利平说:“影响指标的因素有很多,但核心因素主要是技术和人员的操作水平。再先进的技术也要人去掌握,需要人将技术吃透、消化掉,然后落实到实践当中。仅仅几人吃透技术是不够的,只有做好传帮带,让更多人掌握技术、了解装置、熟悉生产,操作才能更精准、更平稳,才能更好地避免误操作给装置生产带来波动。公司多年来扎实的培训工作为装置平稳生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将大修作为厉兵秣马的培训场,是公司多年来的传统。大项目自建成投产以来,先后经历了2011年和2015年两次大修,一大批优秀员工在大修中迅速成长起来。为了迎接今年的大修,公司大修培训工作从两年前就开始了。一个装置一个装置地考,搜集资料、模拟现场、问题答辩等,多种方式的培训轮番进行,培训细致全面,考核严格。

    2018年中国技能大赛全国催化裂化工职业技能竞赛金牌获得者黄才龙说,促使他快速成长的关键一是参加各类技能大赛,二是参与各种检维修和抢修及停工大修。实践证明,历练很重要,只有经历一系列挑战,才能够更好、更快地成长。

    那些从大赛中脱颖而出的选手,经过了赛前集训、层层选拔和参赛的艰苦淬炼后,回到岗位上都成为了车间的技术骨干。他们将自己的所学和积累进行整理,通过各种方式传授给其他员工,为车间的培训工作添砖加瓦、贡献力量。

    拼搏奉献凝聚干事力量

    干就要干好。先进的作风会互相影响。在一个优秀的团队,想不优秀都难。

    走进炼油厂第一联合、加氢联合,乙烯厂乙烯一联合、聚烯烃一联合、橡胶联合等炼化生产的核心车间,紧张活泼的气氛扑面而来。

    乙烯一联合车间员工贾哲说:“每逢装置有大的操作变动,班组员工守在操作屏前,一坐就是一天,顾不上上厕所,顾不上吃饭,喊都喊不动,为了装置平稳,大家也是拼了。车间的员工都很年轻,学习能力很强,在这个车间,你想不学习都难。”

    近年来,为了确保效益提升,公司紧盯市场,加大新产品开发,转产非常频繁。作为新产品开发、转产的主要单位,聚烯烃一联合车间一年来要经历上百次转产。一些不连续的转产需要进行转产前的检修。每次转产都相当于一次生产变动、一次抢修。

    车间副主任工程师张永海说,车间每次转产,工作气氛都比较紧张,基本上所有人都在加班加点,班组人员、车间技术员、车间领导都不约而同坚守在工作岗位上,正是团体高度默契、无私奉献,才使得装置在如此高频次的转产中依然能够保持平稳运行,为公司持续创造效益。

    近两年,装置进入运行后期,设备故障特别是泄漏多发,无论深夜还是凌晨,险情就是命令,主管领导、专业人员、属地员工随叫随到。炼油低负荷运行、乙烯满负荷生产、电厂机炉频繁切换,操作调整多、参数变化大,在岗员工精心监盘、认真巡检,保证生产受控运行;环保检查、体系审核密集,相关部门和单位重视到位、准备到位,多次受到肯定和表扬。环保提标、隐患治理、产品开发、工程建设项目多、任务重,许多同志放弃休息,加班加点,在高强度工作中稳扎稳打、快速推进。周末、节假日,领导、机关人员心系安全生产,深入现场指导协调,服务基层一线。

    乙烯厂厂长郑海涛说:“在面对急难险重任务时,我们的员工总能团结一心,以大局为重。在挖潜增效中,大家殚精竭虑出主意、想办法,锲而不舍盯进展、抓落实;在抢修抢险中,许多同志几天几夜吃住在一线、钉守在装置、拼搏在现场。这应该就是一代代石油人精神传承、潜移默化的结果吧。”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中共独山子区第十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召开
中共独山子区第十届委
【小微心语】装满回忆的红砖房
【小微心语】装满回忆
从70%到95%!十年攻坚,终于啃下了这块硬骨头
从70%到95%!十年攻坚,终
独山子文化体育场馆均已开放(附时间表)
独山子文化体育场馆均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