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过菜、开过小卖部、跑过出租车、做过话吧、办过电话卡,最后他将事业定位在了网络通讯业上,在独山子大庆路开了一家新时空通讯店,主要经营手机、平板、笔记本等通讯设备和配件。 如今,他的新店——华为专卖店刚刚开业。 热心汇聚人气 “小卞,快帮我看看这手机怎么卡住了?” “不着急,陈叔,让我来看看。”正在整理货物的卞吉云赶忙放下手里的活儿,接过手机说道。 经过检查后,卞吉云耐心地说:“陈叔,您手机里下载的东西太多了,占了手机内存,所以才会出现卡顿,不是啥大问题。您先坐一会儿,我帮您清理一下就好了。” 几乎每天早晨,都会有年长的叔叔阿姨来卞吉云的店里找他帮忙解决类似的问题,而卞吉云每次都会热情地、不厌其烦地招呼他们。 陈叔说:“上次我老伴手机也是小卞帮忙处理好的,就算手机不是在他这里买的,他也不计较,义务帮我们处理。” 小店的每一天几乎都是在其乐融融的氛围中开始的。 卞吉云是整条街上出了名的热心肠,遇到街坊邻居谁有困难,他都会想方设法帮忙解决。做事认真勤快、待人热情,让卞吉云的小店汇聚了不少人气。 创业没有怨言 
1995年年底,24岁的卞吉云带着妻儿和母亲从安徽老家来到独山子投靠亲戚,刚到独山子时,一家人靠卖菜为生。那时候凌晨两三点就要爬起来去奎屯批发蔬菜,冬天很冷,卞吉云手和脚都冻伤了,手上的冻疮更是反反复复,没有痊愈过,媳妇看在眼里,疼在心上,默默地给丈夫擦药,偷偷地抹眼泪。卞吉云的妻子贤惠、坚强、乐观、吃苦耐劳,跟着丈夫受苦受累,没有一句怨言。夫妻俩卖菜诚实守信,分量足,慢慢有了口碑,摊位也扩大了,就这样一干就是六年。 可就在此时,卞吉云做了个决定,他想给家人更加稳定的生活,2001年,他在武昌路市场租了一间房,借钱开了一家小商店。 那个年代,正值话吧在国内大量兴起。话吧是一种由运营商委托经营者代办,在长途电话资费方面都给予用户较大优惠的公用电话经营场所。 经过考察,卞吉云发现疆内做这个行业的人寥寥无几。过去打长途电话要到邮电局,根据地区划分,一分钟通话费1元至1.5元,而话吧相对来说资费便宜,一分钟3毛钱。 卞吉云觉得如果能将话吧引入独山子,既能方便人们打电话,也能贴补小店的生意。说干就干,经过多次申请,卞吉云开了独山子第一家话吧。打电话的人不少,但是利润比较薄,想早日把开商店借的钱还上,卞吉云又动起了脑筋。同年,卞吉云贷款凑钱买了辆车跑起了出租车。 快乐用心做事 跑出租车的那段时间,卞吉云一直担任车队队长,每天驾驶出租车穿梭在独山子的大街小巷,热忱地为每一位乘客服务。他开着出租车免费接送高考生;路遇老弱病残总会帮上一把;多次拾金不昧,将落在车上的手机钱包等物品归还失主,他的出租车被评为“红旗车”。卞吉云说:“用心做事,总能收获快乐。” 正当出租车运营有些起色的时候,2003年非典给这个行业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卞吉云无奈之下将车卖了,继续回到话吧,此时他延伸了办理电话卡的业务。 2007年,正赶上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项目如火如荼地建设,有上万名建设者来到独山子,卞吉云也在这个大发展时期每天跑施工驻地,帮建设者们办理本地手机号码。当看到他们与家人通上了电话,虽然起早贪黑,但也乐此不疲。 相信未来更好 
那几年,也正是我国网络通讯事业迅猛发展的时期,在卖过菜、开过小卖部、跑过出租车、做过话吧、办过电话卡之后,卞吉云将自己的事业定位在了网络通讯业上,在大庆路开了一家新时空通讯店,主要经营手机、平板、笔记本电脑等通讯设备和配件。 曾有一位顾客上午买了手机,中午卞吉云接到厂家关于该手机降价的通知,卞吉云几经周折联系到这位顾客,将差价退给了他。 有一次,一位顾客的手机出了些小问题,晚上11点多拨打电话向卞吉云求助,卞吉云立刻通过视频帮顾客把手机调试好。 他深知诚信经营是立店之本、立业之根,更是做人之道。卞吉云始终坚持销售正品,由于通讯产品转型快,资金短缺,他也曾一度经营困难,但卞吉云靠着骨子里的韧劲儿坚持了下来,更靠着诚实守信的经营,以质优价廉及良好的售后服务赢得了大量的回头客。 “老板一直教育我们要诚信做事,更要诚信做人。”在卞吉云身边工作多年的一名员工质朴地说。 卞吉云经常对店员说:“做这行,售后要好,心肠要热。” 疫情给实体经济带来了挑战,卞吉云迎难而上,以诚待客,念好诚信经营这本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