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小城

【战“疫”微友报道】一家三口 携手抗“疫”

时间:2020-03-03 14:00:27  来源:独山子在线  作者:

一家三口 携手抗“疫”

通讯员 郑云凯

老金:“明天下午我就回单位上班了,你接替我到居委会当志愿者去吧,要好好干哦。”

小金:“不要小看你儿子,我去了绝对比你干得好。”

已经是晚上12点了,新北区街道第十七社区居委会副主任张春华在忙完工作后,看到家庭群里老公和儿子的对话,禁不住笑了起来。

抗“疫”之战开始以来,他们一家三口只能通过微信了解近况。

志愿服务第一天,老金主动承担了单元楼道内收垃圾的任务。有的居民因为家庭成员多,买菜和收垃圾的需求相对频繁,他时刻关注群里居民的诉求,总是随叫随到。

 

2月28号上午,老金接到单位复工的通知,他就把志愿者的接力棒交给了儿子小金。小金是一名警校大学生。从小就跟着妈妈张春华在单位,可以说是“居委会的娃娃”,对社区有很深的感情。报到之后,他就跟着老党员岳建忠一起为居民买水、电气、药品,并按照网格逐一整理,以便尽快交到居民手上。

社区的工作人员问小金:“这么久没见你妈,你不想她吗?”小金说:“大年三十晚上我妈接到电话就走了,到现在一个多月过去了,我从微信群里看到我妈妈和同事们都很辛苦。所以,我想尽自己所能为大家做点儿事情。相信在我们所有人的努力下,我们一定会早日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通讯员 薛洁:在十五社区天馨美墅门口,有这样几位可爱可敬的“大侠”:有着清澈透亮眼睛的娜地热、魁梧高大的布尔汗、做事认真仔细的郭庆贺。从抗“疫”开始,送菜、送粮是你们;拿药、收垃圾是你们;轻声问候、暖言细语还是你们。在这个全国人民万众一心抗击疫情的日子里,我们整个小区都在依靠你们。非常感谢你们舍小家为大家,一直坚守在一线,相信我们一定能战胜疫情!

 

“虽然我不知道你长什么样,

但对你充满感激”

通讯员 金涛

“吃饭了,你好,体温测了吗?你的饭到了……”
每天这个时间段,总能听到你们温柔的声音,开门取饭的时候也能看见你们离去的身影。虽然看不到你们的脸,但是透过护目镜,我能看到你们坚毅的眼神,能感受到你们对工作的尽责。我们提的各种要求,你们总在第一时间进行回复,帮忙解决。
楼道里,你们一趟趟来回的脚步声,一遍遍温柔的叮嘱以及一次次贴心的帮助,使我们这些返回独山子的人非常感动,虽然我不知道你长什么样,但我对你充满感激。

 

做好一日三餐也是为抗“疫”作贡献

通讯员 李卫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他们临危不乱,从容应对,坚决筑牢食堂防线;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抗“疫”斗争中,他们创新工作方式,让饮食服务既安全又温馨,增强在岗值守员工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决心;在日复一日的坚守中,他们以食堂为家,与锅碗瓢盆相伴,坚信做好一日三餐,也是为抗“疫”作贡献。他们就是疫情防控期间,坚守在岗的国网独山子区食堂工作人员。

“每天早晨6点半起床,7点到岗,晨检测温、消毒洗手、岗前检查,然后开始做早餐。”食堂大师傅郭士成说。自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他和祖斌两人都是在这样的流程中开始一天忙碌的。

特殊时期,虽然就餐人数少,但花色品种不能少。两位师傅每日变着花样给大家提供美食,既有各色炒菜,也有水饺、拉条子、面条等速食,还有凉皮子等特色食品,做到荤素搭配、营养均衡。同时,他们还善于倾听大家的意见建议,“饭菜太油、太辣、土豆火候不够......”大家提出的意见,他们都会及时听取并作出相应调整。

每天从清晨7点到晚上8点,他们俩一直在岗,随时提供热乎乎的饭菜,保证外出人员能吃上热乎乎的饭菜。特殊时期,对他俩来说,守好岗,尽到责,做好饭,就是为抗“疫”作贡献。

 
通讯员 王映霏:疫情期间,福景佳苑小区4栋二单元的联户长热依兰每天用自家备用的消毒液在楼道和电梯内进行擦拭消杀,同时,她还主动帮助收集楼道内的垃圾,在空闲之余还帮助社区工作人员搜集流动人员信息,微信群内为居民答疑解惑,缓解了社区工作人员的压力,体现了联户长的主动担当。

 
通讯员 周爱娟:3月2日,丽景小区、瑞景小区的居民在外出活动时,自发地拿起扫把清扫楼前屋后的垃圾,隔离各类病菌的传播渠道。我们坚信有广大居民的团结奋战,疫情终会过去,一定会迎来春暖花开。

 

逆行的疾控人

通讯员 杨泽浩

疫情就是命令。独山子区疾病防疫人员从清晨到夜晚,以疫情不灭,绝不言退的精神奋战在抗击疫情的最前沿,守护着这座美丽的石化城。

1月下旬,疫情爆发时,独山子区疾控中心副主任刘阿虎主动请缨承担任务繁重的流行病学调查工作,牵头协调、策划具体工作。防疫工作人员张玮主动承担起疫情防控知识咨询热线解答工作,每天争分夺秒学习国家下发的新冠肺炎防控规范要点,为居民提供了正确的疫情防控指南,引导居民“不信谣、不传谣、不恐慌、少出行”,科学做好家庭防护和个人防护,树立正确的疫情防控观念。

独山子区疾控中心副主任吴苏河为了保证流行病学调查数据录入的效率和准确性,主动承担起数据库编写工作,通过一次次技术攻关,他成功地完成了数据库制作,帮助同事提高了流行病学数据录入效率。

 
通讯员 迪罗热:第十九社区“访惠聚”工作队队员迪娜作为90后“访惠聚”工作队的年轻力量,毅然冲在了防疫最前线。天润佳苑21栋的居民们都亲切地称呼她“宝宝”,说她像自己家的女儿一样,细致地照顾着大家的生活,送菜、送药、买水买电、倒垃圾都成了她的日常工作。
 
让志愿服务走在心里

通讯员 徐晓婷

“免费为小区居民提供汽车勾电服务,请大家告知有需求的左邻右舍。”这是家住第十四社区的石化公司党员突击队队员刘东发布的一条信息,他希望能利用自己的特长,为辖区居民做点儿事情。

刘师傅是铁路运输公司的一名骨干,50多岁的他,在疫情防控期间,积极响应单位号召,参加了石化公司党员突击队,吃住在社区,服务在社区,每天在小区最早和最晚一班门岗上,总能见到他检查、登记、测温的身影。

近期,小区居民反映,家中车辆长期停放在楼下,电瓶亏电。他便准备了一套勾电器具,利用自己的私家车,免费为辖区车辆进行勾电,这一勾就是三十几辆车。他娴熟的技术和热情的服务,得到了辖区居民的一致好评,大家称赞他为石化公司员工的形象代言人。

 

用爱心温暖孤寡老人

通讯员 马邱月

“秦大爷,给您送菜来啦!”17时,家住西宁路街道第九社区的秦秀昌老人应声开门,隔着防盗门,只见门外的姑娘头戴棉帽、脸戴口罩,手里拎着一个大塑料袋,帽檐儿下两只眼睛笑成了一道弯。这姑娘名叫杨燕,是西宁路街道第九社区的一名工作人员。 

秦秀昌老人今年76岁,常年独居,买菜等生活琐事基本由自己料理。由于老人居住的是平房,一到冬天,水管就容易冻住,就得靠人工挑水,可眼下,买菜、吃水成了难题。第九社区党支部得知老人的困难后,针对老人的实际情况,将老人列为社区疫情期间重点关爱帮扶对象。社区工作人员杨燕每日走访,蔬菜、生活用品、生活用水也送到了家门口,一下就解决了老人的后顾之忧。“社区工作人员天天都来看我,为我买菜、送水、消毒,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秦秀昌感动地说。

编辑|王惠娟
校对|武安华 刘耀文
编审|马   静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中共独山子区第十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召开
中共独山子区第十届委
【小微心语】装满回忆的红砖房
【小微心语】装满回忆
从70%到95%!十年攻坚,终于啃下了这块硬骨头
从70%到95%!十年攻坚,终
独山子文化体育场馆均已开放(附时间表)
独山子文化体育场馆均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