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克拉玛依市教育局发布通知,不再审批面向中小学生(含学前、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阶段)学科类培训机构。学科类机构一律停止收取学费,停止发布任何形式的招生广告,已发布的广告立即下架。
通知明确了校外培训学科类和非学科类范围,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地理、数学、外语(英语、日语、俄语)、物理、化学、生物列入学科类;体育(或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学科,以及综合实践活动(含信息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等属于非学科类。
课外培训教育国外称之为“影子教育”,意思是为了满足公办学校的某些需要,而如影随形般产生的教育。课外培训教育也被称为补习教育——后进生跟不上正常的教学,需要通过课外实习跟上;公办学校不可能都提供音乐和艺术的教育,这些要通过课外来提供。从国家对培训学科类和非学科类划分的范围来看,对学科类的培训管理进行教育减负,十分明确。

通知一出,家长叫好又担忧,孩子开心又失落。送孩子上补习班,对孩子来说负担重;但孩子成绩上不去又担心。部分孩子极不情愿参加课外补习,但又不能不去——大多数同学都去了自己没去,心理受到影响。
很多家长不是不想减负,而是不敢减负,怕孩子在激烈的竞争中落后。
有家长认为,参加学科类培训孩子太累,费用也不少,家长还跟着操心。国家的出发点是好的,但还是担心孩子的成绩跟不上,不补习了不知如何提高孩子的成绩。参加课外培训尤其是文体方面的培训,可以强身健体,又能让孩子放松身心,这个还是有必要的。一些家长认为,报学科类补习班让孩子提前预习没必要,对非学科类培训应该鼓励。取消课外培训后,学校和老师的压力会增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