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立国之本。 学校是修身养性、教书育人的地方。付出是收获的沃土,关爱是动力的源泉,老师的微笑是学生心目中的一缕温暖阳光,更是他们走向成功的阶梯。 ——张良英 1961年,新疆石油学校 由乌鲁木齐迁到独山子 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原新疆石油学校)建校以来,随着克拉玛依油田的开发而不断发展壮大,为新疆石油工业和地方经济发展培养了各级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大多数毕业生已成为油田建设的中坚骨干力量。无论是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还是在准噶尔盆地;无论是在油城基地,还是在大漠深处,无不闪现着他们的身影。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地工作着,深受新疆石油人的喜爱。 早在1955年10月29日,西北边陲沉睡了亿万年的大荒原——克拉玛依,奇迹般地喷出了黑色油龙。消息传来,中国人民无不欢欣鼓舞。时间仅仅过去56天,石油部果断决定:为培养石油技术干部,1956年在乌鲁木齐明园西一片戈壁荒原上建起石油学校。这,就是新疆石油学校,现在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的前身。虽然当时只有半栋教学楼、四栋二层学生宿舍和四栋二层教职工宿舍楼,各种设施十分简陋,办学条件非常艰苦,但我们总算有了培养自己的石油技术人才的基地。 时间到了1961年,新疆石油学校从乌鲁木齐迁到了独山子。 独山子虽然小,但被赞曰:中国石油,擎天一柱;西部油都,稀世明珠;国之重器,人间仙姝;山以油名,油因人举;千秋百代,独山之誉;仰红日而小天山!在独山子这片神奇、富饶、美丽而英雄辈出的土地上,新疆石油史的光辉在这里回眸。从此,一代代学子们的青春足迹在这里镌刻,追逐卓越的梦想在这里铸就。 老师,举心为灯,站在新疆石油学校的大门口,等你。这里是充满活力和希望的地方,是一所培养石油技术技能人才的学校。 学校门前那排松树,是1989年从老校区搬迁至新校区时老师和学生亲手栽下的。30多年过去了,松树越长越高,树身笔直,像一座座宝塔,既挺拔又茂盛,气宇轩昂地矗立在蓝天白云下,更像列队的士兵,守护着这片热土,见证着新疆石油学校的发展。 新疆石油学校建筑典雅,道路宽阔,鲜花似锦,绿草如茵,环境优美舒适,被国家教委评估验收组称为戈壁滩上的一颗明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