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至青 一个月的挖巷道任务很快完成,回局后我被安排做邮递员工作,还配发了崭新的邮电自行车和绿色标志服。这个工作风里来雨里去很辛苦,和现在的快递小哥差不多。但那时年轻,精力旺盛,况且是在农村广阔天地锻炼过的知青,倒也不觉得有什么累。 当时的邮递员主要投递的是报刊信件,我的投递段在七区。每天清晨,我骑着自行车穿过炼油厂从后大门出去,先到加工连,再到二分公司各车队、修保厂等单位转一圈儿,再沿七区大路回来。每天大约两小时就能完成,其余时间即可自由支配。 上世纪70年代初,邮、电两局先分后合,两局先后招收了十多个年轻人。这些青年人虽然来自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经历,却相当团结。当时我21岁,其余的基本不超过20岁。青春焕发,英姿勃勃,正是人生最好的年华。每当下班后或星期日,这些男孩儿就聚在一起玩,我们的宿舍就成了聚会的沙龙。那个年代没电视没手机,可看的电影也寥寥无几,聚会的内容就是闲谝、弹琴、喝酒、唱歌。 当时的工资除了交伙食费和日常花销外还略有盈余,买一件的确良衬衣和一条涤纶裤子就算高档消费。 我们当时聚会时唱的流行歌曲我现在还记得: 茫茫的深夜里传来了大雁声, 我有多少深情的话儿要对阿娜讲。 大雁啊, 你停一停, 给我捎封信, 告诉亲爱的阿娜呀, 我在怀念她。 ………… 有时在屋里待得无聊的时候,我们就会聚坐在门口的台阶上看景。门前就是大路,常有漂亮姑娘经过,这时我们的眼睛就齐刷刷地扫了过去。年轻漂亮的姑娘心高气傲,婷婷袅袅从远方走来,但看到这帮年轻小伙儿热辣辣的目光也未免心慌,走路也磕磕绊绊起来。等到女孩儿离开了视线,我们才交换目光偷偷地笑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