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丽娟 故乡的山是泥火山。从外观看,它既不俊美,也不陡峭,更加不雄伟,荒凉的戈壁上堆砌着泥土似的山包显得那样朴素和平淡无奇。它的意义并不在于外表,背斜地貌是它特有的特征。几十年前的人们不会想到,在这山坡上咕咕涌动的油泡当中,孕育着金色的希望;这背斜地貌的地底,喷涌而出的是“黑色的黄金”。“山以油名,油因人举”。山的性格是刚强的,平素却显得和蔼慈祥、文质彬彬、英俊而柔情。平凡外表下有着一颗滚烫的心,这就是泥火山的品格。 在泥火山北面,丹霞地貌像《天工开物》里描述的一般,可谓九天仙女下凡尘,丹霞壁立巧工神。每一块别致的山石,都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一次展示。站在一个地势稍高的山头,放眼望去,映入眼帘的,全是那种黄中泛红的色调。仿佛是大地上一幅水墨画。山脚下,一座宜居小镇拔地而起并铺展开来。高耸的炼塔、石化装置将“黑色黄金”的作用发挥到极致,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独山子人。 泥火山上两条盘旋曲折的实木栈道,远处看去,像两根飘带,成为一道独特的亮丽风景,不知是人在景中走,还是景随人流动。每当日出,泥火山西面幽深的峡谷之中,升腾着神秘的氤氲山气,远处的天山积雪如轻纱帷幔,精致而婉约。及至山顶,风悠悠空谷来兮,雾蒙蒙深涧生烟。泥火山不高,不久可登顶,胸中律动着欢快,喧嚣的心灵即刻静雅起来。若天朗气清,仿佛可触及蓝天白云,可谓“胸生万里云”。 泥火山的颜色不尽然是土黄色,举目四望,泥火山南面是彩色的,北面向远处是绿色的。浓浓淡淡的绿,覆盖了逶迤起伏的远山,风一吹,光影流动,给人一种神秘幽远的感觉。最使人着迷的是涌动着的黑色油泡,这是生命的黑色。偶尔会看见一只苍鹰在高空展翅飞翔!天空一抹红霞和远山混合在一起,最后一线光亮给云朵镶上银色的边。 1911年,王树楠在他主编的《新疆图志· 实业二》中记载了泥火山第一口油井出油的壮观一幕:“油井深七八丈(20多米),井内声如波涛,油气蒸腾,直涌而出,以火燃之,焰高数尺。”从此揭开了新疆近代石油工业的序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