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敏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在芸芸众生里,我们都似一棵小草。可是,即使是一棵小草,也要把“孝善”的种子撒遍天涯。
我堂弟媳妇康英,她今年57岁了,就是这样一棵“小草”。
1999年,康英和我的堂弟,带着一儿一女从家乡来到新疆打工,卖服装,开饭馆。后来,儿子应征入伍,在部队还入了党;女儿考上了新疆的艺术类学校;堂弟夫妇二人也被招到工厂做工,一家四口其乐融融。每个月,他们都要给家里年迈的父母寄去生活费。
谁知天有不测风云,2004年冬季,堂弟在洗澡过程中,因煤气中毒去世。康英很长时间都痛不欲生,之后,她想起了老家的公公婆婆。她怕老两口受刺激,就谎称丈夫到苏丹打工去了,能挣更多钱,但短期内无法回国。
康英用在独山子塑料厂打工挣的钱,独自撑起公公婆婆的开销。怕老两口起疑,也为了证明丈夫能“挣得更多”,她在原来给公公婆婆寄1500元的基础上,省吃俭用,把寄回去的钱增加到3000元,康英身上的重担和压力可想而知。
好在,最难的日子过去了。儿女都已在独山子成家立业,生活一天比一天好。
后来,婆婆病重,当时康英的女儿怀有身孕,即将临盆,但她还是义无反顾地回到了家乡,照料婆婆。她每天除了给老两口按时做三餐饭、洗衣买菜外,上午还要把婆婆扶到堂屋外晒半小时太阳,并给婆婆按摩两个小时,还要抽空给公公按摩。
为更方便地照顾婆婆,她和婆婆睡在一间屋里。婆婆隔不多久就要呕吐,夜间康英要起来数次清理呕吐物,一夜常常只能睡两三个小时。一百多天下来,她的体重由50多公斤降到40公斤。
老家的叔叔们对我说,我们一看到康英这孩子就想哭,太委屈她了。当时我忍不住也流下了眼泪。由于过度劳累,一年多的时间,康英的个别手指已经累变形。康英天天如此辛劳地照顾公婆,一直到把他们养老送终,才重新返回独山子。
去年5月,听闻老家的父母一个卧床不起,一个成了老病号,康英又回到老家,伺候自己的爹妈。父母都已八十多岁了,康英每周都要开着三轮摩托车拉着他们到县城看病取药,来回16公里。她告诉我这两年不回来了,要为二老养老送终后再返回独山子。
我觉得,康英这一辈子很难,但一直保有一颗孝顺善良的心,她像电视剧《人世间》里贤惠孝顺的郑娟,但郑娟还有丈夫周秉昆陪伴,而康英的丈夫早已不在了。好在,她的两个孩子已经在独山子成家立业,知道母亲吃的苦和各种不容易,对待康英也十分孝顺。
康英的孝善之举,也感动了家乡人。有一年清明节我回老家扫墓,左右邻居告诉我,乡亲们都被康英感动了,县里宣传部知道后,曾下来采访并宣传报道。
“慈乌尚反哺,羔羊犹跪足。人不孝其亲,不如草与木。”孝善,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近年来,孝善的内涵已经从寻常意义上的供养父母,发展到精神陪伴,哪怕是一声温情的问候。但我觉得,能抛弃一切,身体力行陪伴在父母长辈身旁并照料他们,无论是自己的父母还是爱人的父母,对待他们始终如一,尤其难能可贵。
“百善孝为先”。一个人的品性如何,首先就看他对父母长辈是不是孝顺。如果他是孝顺的,那他的品性也不会差。孝道,是我们这个民族不断前进的底气和根源所在。而不讲孝道的人,何以为人?何以成事?如何成就伟大事业?
康英似茫茫大地上的一棵小草,但小草也有自己的力量。愿我们都成为这样的一棵小草,把孝善的种子撒遍天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