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英
转眼间,正月十五元宵节一过,就是二月二龙抬头了。我们中国人素以龙为图腾,民间认为:农历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抬头的日子,这一天,农家人对年景充满祈盼,他们为即将进行的春耕春种而激动,祈求传统中的“龙”此时能抬头,抖动身子下一场透雨,此后雨水会逐渐增多,滋润土壤,预示着这一年有好收成。
我国北方广泛流传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和“二月二龙抬头,大家小户使耕牛”的民谚。因此,这一天被称为“春龙节”“春耕节”。
二月二是蛰龙升天的日子,这一天理发,叫“剃龙头”或“剃喜头”。民间认为这一天理发可保佑孩子健康成长,长大后出人头地;大人这一天理发,可弃旧迎新,给这一年带来好运,所以又有“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的民谚。
自从我退休后,身心放松,睡觉睡到自然醒。有时把日子都过颠倒了,甚至不知今日是何日、星期几。有人说:你老了!我还有些不乐意,但随着年龄越来越大,我不得不承认啊!时光是不会迁就任何人的,无论你是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时间在岁月的河流中缓缓地流淌着,现如今,我牙齿已脱落,满脸皱纹;唯有那一头白发,耐不住夕阳西下的寞落,才不管你年龄大小,总是越长越长,肆意地在那里张扬着。走在大街上,那一头白发竟然成了寒风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这天,老妻对我说:“你该理发了吧,头发支棱着,像个疯子。”
还真是的,快三个月没理发了,能不乱蓬蓬的嘛。
我来到一家熟悉的理发店,老板兼理发师,店里就她一个人打理。
“您好!老人家您来了啊!”老板见我来了,拉开门笑脸相迎,声音甜甜脆脆。
“好,好。”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店里没别的顾客,我边答应着边坐到理发椅上。
老板给我围上围脖,披上围裙,问:“老人家,理啥发型?”
“没发型,老一套,剃光。”
“好哩。”老板操起电动理发推剪,只听一阵嚓嚓声,也就三几分钟时间,乱蓬蓬的白发被推了个净光。接着操起剃头刀,在耳朵后、脖颈上部游走修理一番后,问:“老人家,洗头、刮胡子不?”
“不用,回家洗。”习惯了,只理发不刮胡子,洗头刮胡子是要另外收费的。
老板操起吹风机吹去头上的碎发屑,又仔细擦拭了一番,摘去围脖,脱去围裙,说:“好了。”
“谢谢!”我站起身,掏出一张10元钱递给老板,等着她给我找零。平常理我这样的光头,一次6~8元钱,看老板的心情。
“老人家,今天理发20元。”老板对我说。
我不解地望着老板问:“涨价了?”
“今天二月二龙抬头,剃的是龙头、喜头,收费自然要高一些。”老板解释道。
说起来世间万物,皆在舍与得之间,舍是一种选择,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智慧。只有持淡泊宁静之心行走于红尘,才能在尘世烟火中寻求一份难得的宁静与安然。心变清静了,世界就美好了,心变简单了,生活就快乐了。做人必须学会舍得与放下,才能获得更多的快乐与幸福。呵呵,多付的10元钱几乎让我变成了哲人。
二月二龙抬头,那一头肆意张扬的白发,被剃光了。我戴上棉衣风雪帽,走在大街上,心情是愉快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