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泥火山

正在消失的职业,比如铁匠……

时间:2023-04-23 10:00:31  来源:独山子石化报  作者:蝴蝶兰

  ●蝴蝶兰

  麦香 弥漫于文字

  跟着“乡村哲学家”刘亮程一同走进库车老城,了解了一家年代久远的铁匠铺。通过作者的文字,了解了以打铁为生的吐迪·艾则孜和他的儿子吐尔洪·吐迪不同的生活态度和对未来的企盼。

  “铁匠比那些城外的农民们,更早地闻到麦香。”这是《最后的铁匠》的开篇语。作者从独特的视角刻画了铁匠的生存状态。刘亮程把打铁和传承、铁艺与季节、镰刀与麦子巧妙地结合,也把农事与现实相糅,语言传真,行文似画,把司空见惯的日常赋予哲学逻辑与人文思想,让一幅幅乡村图景和一个个人物形象活跃于字里行间。他笔下的人物真实生动,他对场景的描写细致入微,通篇细读后还不过瘾,又接二连三地读,欲罢不能。

  说来也巧,我童年时期亲眼见过打铁,但记不得太多细节,却在偶然间,有幸读到了刘亮程的《最后的铁匠》 ,把我的思绪直接带入火星飞溅、叮叮当当的打铁现场,让我融入热火朝天的麦收季节。文章的字字句句像铁匠手中正在经历淬火和锤打的生铁,在铁匠的锤起锤落中,锻炼出一把游刃有余的镰刀,在散发着麦香的文字里,引出铁匠吐迪·艾则孜世代打铁和当下的生存状态。

 

  铁匠 是否将消失

  劳动是打开生活的正确方式。人类通过不同方式的劳动获得生活所需的物质,衣食住行,没有哪一样能离得开劳动。割麦是劳动,打铁也是劳动。“吐迪·艾则孜打镰刀时眼皮低垂,眯成细细弯镰的眼睛里,唯独一把逐渐成形的镰刀。儿子吐尔洪就没这么专注了,手里打着镰刀,心里不知道想着啥事情,眼睛东张西望。”父与子两代人在打铁时专注程度不同,说明两代人的思想和追求不同,一个稳固不变,一个被外界的事物所吸引。

  不一定家家户户的地里都种麦子,随着机械化程度的提高,收麦也不一定都用镰刀。有的农民外出打工,还有土地种植多样化等因素,让铁匠这个行业时刻经受生活大考,面临新的选择。时代的潮流,在一浪浪拍打着儿子吐尔洪那颗不安的心,而民间宝贵的传统技艺,一旦从这一代人的手中丢失,就难以重新回到下一代和下下一代人的手中。

  我七岁的时候,搬迁后的新居附近有个邻居,男主人就是铁匠。他家的院子里有一个土炉子,里面常常燃烧着熊熊的火焰,炉子旁边有一大缸冷水。他把一块不成形的铁放进炉火里烧红后,取出来用一把大铁锤用力敲打一阵,又放在冷水里,热铁在冷水中嗤嗤作响,冒起一股白烟。再放入炉火,再锤打,反复反复。

  我从没有见过他打出一件有模有样的农具,找他打铁的人,我一个也不认识。大约两年过后,再也看不见他的土炉里有木柴燃烧,看不见他咬紧牙关用力的样子,甚至看不见他手中的锤子,再也听不到他打铁时发出的敲打声。他家和我同龄的女孩儿,手里常拿着两款小刀,说是她的铁匠爸爸的手艺。

 

  打铁 自身比铁硬

  那是两把弯月形的小刀,大小有区别,用途有差异,从外形上看都很粗糙。她时常炫耀地带着其中的一把,因为大多数玩伴儿没有。那把小刀是用来剜新鲜核桃仁吃的,那把略大些的是在野地里给猪割嫩草用的。剜核桃仁用的小刀稍钝一些,割猪草用的刀双刃,可以只割叶茎,也可以把草连根剜出来。两把小刀都是用下脚料打造出来的,跟买来的相比,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至于本地人用的农具,都是买来的,没有谁家的农具出自那位铁匠之手,更没有人谈论过他的打铁技艺。只听说他有个铁匠师傅在很远的一个山村里,逢年过节他都去探望,而他的“作品”只有他女儿的两把小刀。

  “打镰刀的人把自己的年年月月打进黑铁里,铁块烧红、变冷、再烧红,锤子落下、挥起、再落下。这些看似简单、千年不变的手工活儿,也许一旦失传便永远地消失了,我们再不会找回它。那是一种生活方式。它不仅仅是架一个打铁炉,掌握火候,把一块铁打成镰刀这样简单的一件事。更重要的是打铁人长年累月、一代一代积累下来的那种心理沉淀。通过一把镰刀对世界人生的理解与认识,到头来真正失传的是这些东西。”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绣花要得手绵巧。”打铁不仅仅是一个硬碰硬的力气活儿,几十年如一日,铁匠在打铁的同时,也在日复一日地打磨自己的筋骨、意志。在与一块铁的较量中,只有自身比铁更硬,抡起铁锤的时候,铁才会在自己面前甘愿被锤打,甘愿成为农人手中的镰刀、铁锨、锄头、坎土曼。

 

  割麦 镰刀显威力

  上世纪70年代末的一个麦收季节,我所在的小学组织同学们去拾麦穗。大人们在前面雷厉风行地割麦,我们也在手忙脚乱地捡拾掉落的麦穗,劳动的场面真是热火朝天。大人排成横队,争先恐后,割麦的时候,两人配合,一人忙着割,一人急着捆,最后是计分员清点数量。如果是夫妻合作的,各算一半;如果是自由结合的,六四摊分,把六分给主割的男劳力,四分给主捆的女劳力。

  妇女们都喜欢轻便的镰刀,男人们用的都是大镰刀,厚重的手感让他们挥动胳膊时能使出全身的力。大把大把的麦秆在男人们手起刀落时断裂,发出嚓嚓的脆音,带动起更高的热情和干劲儿,大片大片金黄的麦子,很快就成捆成捆地倒在不规则的队列里。

  小憩时分,他们或根据麦粒的饱满度预算收成,或结合收割的数量交流感受,尤其喜欢谈论新买的镰刀或新打磨的刀刃给他们带来的快意,最后都乐呵呵地起身,投入下一轮的“激战”。

  “父亲说,我们就是干这个的,祖宗给我们选了打铁这一行都快一千年了,多少朝代灭掉了,我们虽没挣到多少钱,却也活得好好的。只要一代一代把手艺传下去,就会有一口饭吃。我们不干这个干啥去?”吐迪在他的铁匠铺里,和祖辈们一样,日复一日地做着相同的一件事:打铁。日复一日地将一块铁烧红、变冷、再烧红,锤子落下、挥起、再落下。他传承了祖辈们打铁的手艺,也沿袭了祖辈靠打铁吃饭、养活一家人的生存方式。但一把铁锤养活一家的日子,已大不如以前,他的儿子吐尔洪因此对打铁这个行业产生了抵触情绪:全家人至今还住在破旧的房子里,甚至他结婚时家里提供不了一间新房子。

 

  锤声 叮当地回响

  刘亮程把打铁这个手艺,从众多具体又普遍的事中提炼出来,加以理性地分析和概括。“吐尔洪会从父亲吐迪那里,学会打铁的所有手艺,他是否再往下传,就是他自己的事了。”镰刀的实用性一旦在现实中退化,价格一贬再贬,人人都会顺应自然,另辟蹊径。年轻的一代更愿意通过读书来学习文化知识、掌握现代技能。像吐尔洪这样靠打铁过日子已经难以为继,从他的言行里我们已经得知,他不会再让自己的子女从事打铁这一行,而是希望自己的子女有更广阔的天地。

  父亲吐迪认可儿子的技术,希望他更上一层楼,拿起铁锤就要把打铁这件事做细做精,日子总能过下去。在吐迪眼里,没有别的职业更适合他们,在他的内心深处,家族千年以来以“打铁”为荣,他因此要尽最大努力说服、引导、挽救,并以身作则,完成接力和继承。他年轻时就像他的儿子吐尔洪一样,也不愿意打铁,在他父亲的支持下尝试过卖西瓜,结果并不理想,为了生存,就传承了父亲的衣钵。

  “在那六十七年里,铁匠每年都取下那把镰刀敲打几下。打铁的人认为,他们的敲打声能提醒远近村落里买镰刀的人。他们时常取下找不到买主的镰刀敲打几下,每次都能看出一把镰刀的欠缺处:这个地方少打了两锤,那个地方敲偏了。手工活儿就是这样,永远都不能说完成,打成了还可打得更精细。随着人的手艺进步和对使用者的认识理解不同,一把镰刀可以永远地敲打下去。那些锤点,落在多少年前的锤点上。叮叮当当的锤声,在一条窄窄的胡同里流传,后一声追赶着前一声,后一声仿佛前一声的回音,一声比一声遥远、空洞。仿佛每一锤都是多年前那一锤的回声,一声声地传回来,沿我们看不见的一条古老胡同。”

 

  对手 不期然出现

  随着刘亮程笔下的文字前行,不仅和作者一起“亲眼”目睹了吐迪的打铁过程,也深入探究了铁匠吐迪的内心,深入了解了铁匠这门传统手艺的现状:社会是多元化的,作为铁匠也不是能够单一存在的个体。仅从利益取向来看,高科技无疑给各行各业带来了更多的便利、财富和福音,同时也使传统的手工艺面临巨大的冲击和挑战。他们的“对手”也许是这个社会和时代,铁匠吐迪家只是千万种传统手工工艺家族的一个缩影和写照。传统手工艺品的制作,同样吸引了无数爱好者,在技术和工艺上不断探索和创新,打造出数以万计的精品。

  吐迪家的每一把镰刀上,都留有自己的印痕,传递着打铁世家的符号,如天空的那一弯暗淡、古老、陈旧、永不会沉落的月牙,只要麦子不会从田野上消失,那么镰刀一直都会挂在生活的那一面墙上。一旦闻到麦熟的香味,这把镰刀就有了主人。这把镰刀会握在谁的手中?谁会握着它走向麦浪翻滚的金色田野?

  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在满足温饱的前提下,人人都有更美好的追求和向往。在筑梦未来的路上,随时会有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横在面前,这正是人类必须面对的现实和挑战。认清了生活的真相,却依然要热爱生活,乐观向上。无论生长中的麦苗,淬火的铁块,当它们拔节、抽穗、成熟,当它们在反复打磨中脱胎出弯月式镰刀,一粒又一粒、一把又一把,它们的背后都是劳作者弯腰的姿态和烈日下的滴滴汗水。

  镰刀会不会从麦子飘香的田地里消失?我不知道。但它经历千锤百炼铸就的身躯和谦卑,会以弦月的模样一直悬挂在记忆的天空,保持着铁匠赋予的锋利和坚韧。而麦香,那深入骨髓的麦香,伴着与生俱来的冷静、无华,会永远停留在生活里,一日不可或缺。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中共独山子区第十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召开
中共独山子区第十届委
【小微心语】装满回忆的红砖房
【小微心语】装满回忆
从70%到95%!十年攻坚,终于啃下了这块硬骨头
从70%到95%!十年攻坚,终
独山子文化体育场馆均已开放(附时间表)
独山子文化体育场馆均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