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渐地,写字成为一种习惯,当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变成文字的时候,那种感觉就如同看着自己千辛万苦拉扯大的孩子,有欢喜,有感慨,亦难免有小小的得意。然而,造物也实在吝啬得可以,刚刚尝到了甜头,却又狠心掐断你思考的线索,让你想写写不出,想说说不清,放弃又舍不得,坚持又走不下去,反正头脑混沌一片,飘忽不定的灵感如天边的星遥不可及,每每这时侯,感觉自己简直摔鼠标砸键盘的心思都有了。
林青霞有一篇文章,叫作《灵感空白》,大抵是描述自己没有灵感写不出东西的烦恼,而文章的创意之源正是朋友的建议—— “你就写你写不出来的感觉嘛!”后来,她给蒋勋的《吴哥之美》作题为《老师的声音》的序时,也曾苦思冥想数日,始终无从下手,后来还是受女儿的启发找到了灵感。
原来纵然是才貌双全、公众视为女神般的作家,也会有灵感的空白,这一发现让我瞬间释然,索性关上电脑,和老公出去遛狗。
不过,一路上仍然在东张西望,希望能够找到那倏忽即逝的所谓灵感。
老公看我心不在焉的样子,不禁嘟囔一句:别尽想着写那些漂亮的花,也可以写写那些被你葬送的花呀!
联想起他远行归来,看到院中米兰与绣球的残枝时那痛惜的表情,我“噗哧”一声乐了:“哈,没想到你还是个怜香惜玉的人哪!”
租住的小院呈L型,房东原已种植了菠萝蜜、莲雾,以及芒果树,只是恐怕还有催生果实的核心技术尚未掌握,果树虽然个个长得枝繁叶茂,却独独没有一点孕育果实的意思。原设计里的温泉池也因温泉水的断流,只得委屈作了鱼池,前些日子放进去二十余条锦鲤,倘若不怕蚊子的话,闲时倒也可以坐在池边,看看水中鱼戏,听听林间鸟鸣。
只是,左看右看似乎总觉得缺少些什么,想想陶渊明有菊可采,周敦颐有莲可观,我等虽为俗人,却也有着向雅之心,遂决定在小道旁种两排米兰。
第一批米兰是在网上下的订单,没想到的是在经历了几天的长途跋涉之后,到达目的地,它们已然花枝枯萎,残叶飘零。我们又是泡生根水,又是施肥松土,尽力抢救,但最终它们还是未逃过香消玉殒的命运。
第二次选中了绣球,之所以选择它是考虑到小院内果树较多,而绣球恰好是喜半阴的花卉。吸取前次网购米兰的教训,我们与淘宝店主反复确认花苗根系已经妥善处理,且保证三日内可以到达后,锄地挖坑,筛土加肥,做好一切准备工作。
隔两日,花苗如期而至,兴冲冲地继续以生根粉泡根养根,于次日选择黄昏吉时开始种植。
盼望着,盼望着,想象中的鲜花满园仍渐行渐远,不知怎么回事,那原本青翠的小苗日渐憔悴,最后,竟然还是枯萎凋零的结局。
我虽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也许是我照顾不周,也许是它们太过娇气,也许,但凡生命便自有尊严,天知道它们是不是以如此决绝的态度,表达自己不肯离开故土的愿望呢?
不得而知,但我觉得自己这样猜测应该是有道理的,因为就在种这些花的同时,我们还种植了三颗捡来的黄金榕。
那段时间,三亚湾绿地改造。一次散步时无意间发现路边的土堆旁躺了几株黄金榕。估计是景观设计的需要,它们原本站立的位置已经被新的植物占据。也不知被遗弃了多久,根须已经干枯,但还算是完整,本也没抱什么希望,只是用生根粉随便泡泡再挖个坑种下,谁知待它们缓过劲儿来,便迅速地抽出了嫩芽,那新绿看着真是让人心里欢喜。
唉,人世间的种种相遇与相守,都是一种缘分吧。如今的我已不再奢求鲜花满园,索性退而求其次,安心地种草,既然无缘繁花似锦,那么,何不静守这一片碧草如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