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谁 擅长调节邻里纠纷 给灾区捐款近5000元 自制黑板报宣传国家政策 80岁时担当业委会主任 解决楼顶漏水难题 修补单元门前破损道路 主动帮扶特困家庭 得意时淡然 失意时坦然 90岁后听力下降 几近失明的眼睛里却 始终有光 …… 
●文、图 / 张春华 2001年秋天,我刚到社区工作,因为一场邻里纠纷,我第一次见到柯愈先老人。当时老先生已经73岁了,头戴黑色礼帽,身穿灰色大衣,脖子上围着一条灰色的羊毛格子围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老先生是湖北省云梦县人,说话口音很重,我虽然听不太懂,但是从他不紧不慢的语气和手势中大致可以理解他表述的内容。我初来乍到就碰上了一个调解多次均没有结果的“艰巨”任务,内心极度忐忑不安。但是老先生语气平和、从容、淡定,渐渐消除了我的紧张感,我慢慢调整了语速并理清思路,站在双方各自的角度展开叙述,最后经过老先生的分析、建议、协调,一场矛盾纠纷得到了圆满的解决。 在那场纠纷调解中我学到了以前从未接触过的东西,那就是因为帮助他人解决问题而获得的成就感。 ▲本文作者看望柯愈先老先生 他就像一面镜子 2002年7月社区成立了党组织,柯老先生是第一个转入组织关系的党员;2005年5月,在他的介绍、培养下,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在后来的工作中,我慢慢发现,柯老先生是一位热爱生活,热心助人、公正无私的共产党员。尤其是他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的角度和方法更是令我们年轻人望尘莫及。我性子急,在工作中遇到什么疑难问题总是抱着急于求成的心态,屡屡受挫之后又心灰意冷;因性格内向、不善于沟通,跟同事相处时也经常会闹出一些不愉快,以至于影响到工作。 柯老先生听说后主动到社区来找我,向我讲述他年轻时候的工作经历,以及社会变革对个人命运的影响等等。经过他耐心细致的讲述、分析、建议,我发觉事情虽然不是他说的那样好,但也绝不是我想的那样坏。柯老先生还说要学会辩证地看问题,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审视自己,才能吸取经验不断成长。 在柯老先生的身上,我感受到一种宽容、豁达、无私的精神,他一身正气、淡泊明志、满腔热忱,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就该如此吧。《旧唐书·魏徵传》中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柯老先生就像一面镜子,成为我做人、做事的榜样。 ▲党员柯愈先在居民代表大会上发言 为民服务不知倦 “党员就是要以身作则,在群众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柯老先生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自制小黑板挂在单元门前,为大家宣传国家政策、健康保健等知识;召集邻居们自筹资金,修补单元门前破损的道路…… 在2008年小区成立业主委员会时,大家一致推选他当主任。虽然身体状况不如从前,但是看到大家这么信任自己,柯老先生还是没有推辞。以后半个多月来,老先生每天都在晚饭后,拄着拐杖挨家挨户地敲门,向大家告知屋面维修需要动用维修基金的相关事宜。 有的邻居一开始对此不太理解,劝他说:“老先生,您这么大年龄了在家休息不好吗?”柯老先生说:“这个问题总是要解决的,既然大家信任我,我就要管到底。”后来大家都被老人家感动了,有的邻居还协助老人家一起入户做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邻居们都陆续签字同意维修屋面,解决了顶楼住户的一个大难题。 屋面修好以后,当大家向老人家表示感谢时,他却摆摆手说:“没啥,这难道不是一个共产党员应该做的事情吗?” ▲柯愈先主笔的楼道小板报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作为支部委员,柯老先生经常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如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党员,如何促进民族团结等。 2006年支部开展党员包联特殊户活动时,柯老先生主动要求承包一名家庭情况比较特殊的老党员(家里有两名残疾人,经济条件相对比较困难)。柯老先生和他们一家建立了帮扶关系,他经常上门去和老人聊聊天,带去老人和老人女儿爱吃的香蕉、橘子等水果,陪老人到外面晒太阳、跟打牌的老人聊天解闷等,直到2010年7月老人去世。 柯老先生还先后为南疆地震灾区、伊犁雪灾、海啸、汶川地震捐款近5000元。他经常说:“我被党培养了这么多年,经历过很多风风雨雨,过去那么艰难的日子都过来了,现在生活条件一天比一天好,80岁了还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对我来说真是一大幸事,就算是对党、国家和社会的回报吧。” 望着柯老先生的笑脸,我蓦地想起一句话: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一个老共产党员的境界就在其中了。 ▲眼里始终有光的柯愈先老先生 他眼里闪烁着亮光 2010年底我调入另外一个社区工作,元旦前夕,柯老先生乘坐出租车专程到我的新单位来,看到工作环境和氛围都不错,深感欣慰,叮嘱我在新的单位要好好工作。春节的一天,我又接到柯老先生的电话:“小张,新年好啊,我给你拜年啦!”我的心里立刻涌起了阵阵暖意,但更多的是愧疚。 后来社区工作越来越忙碌,忙得只记得工作。有一年的五一假期,老先生打电话来问我是否放假休息了,叮嘱我要劳逸结合,注意身体。此后我心里一直计划着抽时间要去看望老先生。 直到2020年深秋的一个下午,阳光淡定而温厚,我终于抽出时间,一个人前往柯老先生家。正好老先生刚刚散步回来,多年不见他明显比以前瘦了,原本就患有严重的眼疾,现在更加严重了。他没有认出我来,只是跟从前一样顺着长绳从口袋里摸出钥匙开门,我跟随老先生进屋,依然是熟悉的客厅,沙发、餐桌、椅子都还在老地方,他拐杖也还是放在餐桌的左侧。 我告诉柯老先生:现在社区的办公条件越来越好了,每个社区都有一栋楼,有专门的会议室、调解室、党员活动室,还有社区学校、排练厅等等,冬天也可以在室内举办各种活动…… 老先生已经90多岁了,听力明显下降,我说得很慢,他一直勾着头专注地倾听,过了好久,他终于抬起头,双眼因患黄斑病变几近失明,但是眼神里分明闪烁着亮光。他终于记起我来了,喃喃地说:“我知道了我知道了,小张啊,谢谢你还记得我。” 我一直都记得您,因为您是我的入党介绍人。 今年4月12日晚,偶然得知柯老先生已经去世一个多月了,内心顿时满怀遗憾。入春以来一直想去看望,因自己身体出了点儿小毛病一推再推。想起以前曾写的这篇短文,稍作修改,以此表达对一名老共产党员的敬意。 ▲本文作者看望柯愈先老先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