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饺子,很多人第一反应是:饺子来自山东。即便是街上也有东北饺子馆,也会有人固执地认为那不过是山东人“闯关东”带过去的手艺。作为山东人,不论大节小庆,家里似乎都有吃饺子的习惯。
白菜、韭菜、芹菜、土豆、茄子、蘑菇、莲藕、豆腐……几乎所有食材都可做馅儿,再掺以鸡、鸭、鱼、猪、牛、羊肉,或单配,或混搭。至于味道,那就得看各自的看家本领了。家常的吃得比较随意,逢年过节的,就要讲究得多。饺子皮儿也有门道,除了小麦面粉,玉米、红薯等各种杂粮也是选择。只不过皮儿和馅料不同,表达的仪式感不同罢了。
总之,排列组合下来,山东人眼里的饺子种类绝不仅限于饺子馆里的菜单上,那是“心有多大,种类就有多少”。
不过,不同于新疆饺子的论个计价,山东人的饺子往往论斤卖。一斤60个左右,所以一般成年人来半斤足矣。
饺子还是宝妈们对付不爱吃菜的孩子的法宝。各种营养食材的混合,加上五颜六色的用果蔬汁做的饺子皮,专治“食物外貌协会”的熊孩子。每次看到自己制作出来的营养饺子进了孩子肚子,妈妈们的欣慰和成就感便油然而生。
冬至,“暖心饺”已深入独山子热心市民心中,温暖着每一个环卫工作者。学校、社区、单位组织各种包饺子活动,其乐融融。
小饺子,大能量。在冬日,热腾腾的饺子的香气绕于心田,缓缓流淌在独山子的大街小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