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泥火山

冬至,乐见军大衣翻红

时间:2023-12-25 10:52:56  来源:独山子石化报  作者:木晓数

  最近一段时间

  一批身着军大衣的大学生

  在学校 在食堂 在寝室

  走出了“自信”的步伐

  走出了“六亲不认”的步伐

  就这样

  军大衣再次走进大众视野

  ●木晓数

  仔细想想,军大衣翻红也有道理,与动辄几千元的羽绒服相比,既划算又保暖的军大衣属实有着超高的性价比,土土的军大衣既保暖了身体,更保护了钱包。毕竟一个人穿是尴尬,一群人穿就是时尚,不知道哪个高人说过一句话:“土到极致是时尚。”羽绒服是轻盈,但是掏钱包的时候可是真沉重啊,何况碰上北方的寒冷,羽绒服的保暖性能不一定比得上厚重的军大衣。

 

  ▲上图 周丽 提供

  军大衣,顾名思义,就是军人们穿的冬季保暖服装。它最早出现在欧洲的战场上,是一种长及膝盖的风衣,用厚实的羊毛或者棉布制成,通常是深色或者绿色,大翻领、双排扣。

  军大衣的设计旨在保护士兵免受寒冷和雨雪的侵袭,同时也体现了军队的严整和威武。电影《魂断蓝桥》中男主角就是穿着军大衣向美丽的女主角求婚,帅气极了。而军大衣在中国的传播,是在辛亥革命后。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为了适应艰苦的环境和战斗,用“灰军装”给战士保暖,算是最早的军大衣吧。

 

 

  在我成长的过程中,就一直对军大衣充满了崇敬。我刚上学时,雷锋叔叔的标准照就是棉军帽配军大衣,全国中小学生都在学习雷锋好榜样。“最可爱的人”解放军叔叔冬天穿着军大衣手握钢枪,往那里一站,威风凛凛。共和国十大元帅、十大将军的照片,也有穿军大衣照的。在一个个少男少女的心中,那就是星辰和向往,是尊敬和敬仰……

  长大后,逢过年购买年货时需要早早去排队。新疆的冬天那是极有威严的,站在一长溜排队的队伍中,这时谁穿个军大衣,妥妥的就是大家羡慕的对象。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军大衣曾在大街小巷随处可见,是当时年轻人的“国民外套”。随着经济的发展,每年大年三十的铁路运营线上,我们都可以看到大量旅客穿着这种保暖抗冻的军大衣往家赶。我还记得黄宏和宋丹丹演的一个小品中,宋丹丹穿着一件军大衣,操着一口东北腔,逗得观众前仰后合。那时,军大衣也是广大城市打工仔过冬的标配神器。

  国际友人兼相声演员大山,金发碧眼,也穿一身军大衣演绎小品,倒也不违和;等到其貌不扬的朱之文穿着“土土的军大衣”走上“星光大道”,观众一开始没觉得有啥特别,但他一开口,浑厚的嗓音一出来就是王炸,几乎媲美杨洪基老师演唱的《滚滚长江东逝水》,“大衣哥”的名头瞬间响彻大江南北,反而他的本名很多人倒不晓得。

  军大衣近几年一直在各城市的劳保商店里售卖,似乎和“时尚”并不搭边。其实今年军大衣翻红,也应该只在西北和东北地区,毕竟,南方气温较高,不需要穿军大衣,如果有穿的,也是极少数“追风少年”。

  2023年的这个冬天,军大衣为什么火?各有各的说法。我认为,我国的军大衣作为一种国产老物件,能再次获得年轻人的青睐,也并非偶然,凭的是实力,拼的是担当。年轻人穿上军大衣,不仅获得了温暖,也展现了自信和情怀,更顺应了潮流。军大衣翻红,也是当代大学生自身特质的外在表现,他们不盲从高消费,追求本质与实在,让我们看到了新新人类的新风采。

  军大衣今年虽然火了,但很可能很快会降温,但它不会消逝,因为,只要这个世界上还有寒冷,那么军大衣就永远不会被淘汰。军大衣翻红,彰显了年轻人的审美和个性,也留存着中年人的光荣与坚强。我虽然不穿,但也乐见,因为看到它就像是见到了老朋友,可以泛起一段特有的情感波澜,也似乎可以嗅到它身上蕴含的特有文化气息。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中共独山子区第十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召开
中共独山子区第十届委
【小微心语】装满回忆的红砖房
【小微心语】装满回忆
从70%到95%!十年攻坚,终于啃下了这块硬骨头
从70%到95%!十年攻坚,终
独山子文化体育场馆均已开放(附时间表)
独山子文化体育场馆均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