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全工作的常态——如履薄冰 ●董海明 下夜班后,我一觉睡到傍晚六点半,穿衣出门溜达,顺便买菜。 迷迷糊糊走到小区门口,出门有一个小下坡,脚下一滑,我差点儿摔倒。我赶紧把手从兜里拿出来,屈膝蹲身,双手张开,妥妥地展现出一种“防摔姿态”。 定睛一看,道路上覆盖着一层薄冰,犹如镜子般反射出光亮。正窘迫地蹒跚而行,我忽然听到“咣”的一声,就在我们小区北门的丁字路口,两辆白色越野车撞到了一起,一辆车左前脸粉碎性破裂,破碎的塑料片散落一地,另一辆车状态还行,轮胎下有两条长长的刹车印。 两位车主走下车,看完车子后,各自拿出手机,打起了电话。那位撞人家“左前脸”的司机,显然不知所措,在电话里一个劲儿地催:“你快过来呀,过来看看,我第一次撞,没遇到过这种情况。我刹车啦……”我路过她身边,无意间听到了电话内容。我随口提醒她:“给保险公司打电话,让保险公司来处理就行了。”她一脸惊恐,随后一指被撞的那位司机,问:“我打还是他打?”我挠了挠头,望了一眼那位司机,说:“依我的经验,应该是你打你的,他打他的。” 等我溜达回来,路口的两辆车都不在了,应该是“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去了。看着一地的塑料碎片,我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话:工作外的安全和工作内的一样重要。 在冰雪天里,地面有冰,路滑难行,我们都知道走边上有积雪的地方;上班开车容易出事儿,不是撞别人就是被撞,我们干脆走路,不过要早出发一个小时。而在平时工作的时候,有些人却没有像走冰雪路这么上心。在装置工作久了,明知登高要系挂安全带,嫌麻烦抬脚就上去了;明知道进入罐区要带检测仪,看看左右没人也就进去了;更有甚者,装置出现了险情,就像前面提到的那位司机一样不知所措,把平时所学的应急预案置之脑后。 对于安全,我们时刻要保持“如履薄冰”的状态;对于化工生产,更是要有敬畏之心。只有认清目前所处的状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心存敬畏,“如履薄冰”,我们才能保证装置的安全平稳运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