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泥火山

家宴

时间:2024-02-18 10:46:14  来源:独山子石化报  作者:饶金红

  家宴

  ●饶金红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炖猪肉;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

  记忆中的过年,就是从腊八开始的。每年到了腊八那天,妈妈就会把这首歌谣念给我们听。小时候的腊八粥,无非就是在日常的稀饭里多加几种有颜色的豆子点缀一下罢了,更有趣的是这几种颜色每年都不尽相同。我是家里的老幺儿,又正是长身体的年纪, 妈妈总会从锅底先捞出最稠的粥倒进我的碗里,再撒一些白砂糖,真是甜进了心里。

  一到腊月二十三,年味儿就越来越浓了。妈妈开始按照歌谣里的安排收拾房间、炸馓子、剁馅子、炒花生,准备过年的食品。到了腊月二十九,妈妈会蒸上一锅白面馒头,满屋的热气弥漫着甜甜的麦香,撩拨得我渴望过年的心像小鹿乱撞。馒头用盖帘盛了,白花花地摆在院子里,这时候就会趁热将松软的馒头一掰两半中间夹一些油泼辣子或者白砂糖,好吃得不得了!那时的生活虽然不富裕,但日子却过得那么有滋有味。

  到了年三十,妈妈和姐姐们就会准备一大桌子菜,桌子上虽然荤菜不多但是菜品却不少,荤菜中就包括舅舅寄来的鱿鱼和海参。远在山东的舅舅隔几年就寄一些鱿鱼和海参干货过来。这些干货妈妈都会收起来,只有等到大年二十九才会拿出够一盘菜的量进行泡发。直到现在,我去餐馆吃饭只要看见桌子上有鱿鱼和海参,我就会打趣地跟朋友说:“哟!今天过年了嘛!”

  “年”,是中国人内心深处割舍不掉的情结。走过千山万水,只为 “回家”过年!中国人是最讲究习俗的,大年初一拜大年,初一饺子初二面,初三合子团团转,初四吃米饭,初五的饺子要素馅……

  从大年初一开始,每天都安排得满满的。大年初一,晚辈向长辈拜年。通常,拜年开始于家里,向家中长辈拜年,并祝福他们健康长寿,万事如意。大年初二,女儿带着丈夫和孩子回娘家,女婿则带着礼物前往岳父岳母家。

  父母在世的时候,每年大年初二是我最开心的日子,因为那天,哥哥姐姐都聚在父母家里,在外地上学或者工作的孩子们都会在年前赶回来,老老少少男男女女十几口人,聊天打牌说笑。我也可以跟着哥哥姐姐向父母撒娇,要几个红包。

  父母仙逝后,每到大年初二我就会感觉很落寞,心里空落落的。这时,大姐承担起将我们兄弟姐妹聚在一起的任务,每年大年初二都到餐馆聚聚。后来,大姐晋升为姥姥后到内地看孩子,没时间了。聚餐任务就移交给了二姐,二姐安排在他们家里聚餐。二姐说,在家里吃饭虽然麻烦些,但是更有家的感觉和味道。

  每年家宴,二姐一家早早就开始准备,过年前一个月就开始列菜单。热菜准备了八个荤菜四个素菜,寓意是“四平八稳”;凉菜准备六盘,寓意是“六六大顺”;餐后的甜品要准备三种,寓意“三羊开泰”。

  二姐的家宴菜单也是斟酌再斟酌修改再修改,而且除了固定的几个大菜、硬菜以外,别的菜品也不能和前几年的一样,就算是食材相同,做法也要有变化,这才能让大年初二的家宴令人耳目一新。二姐准备家宴就像做旅游攻略一样,写了两张纸后才能初步定出“预菜单”,有热菜、凉菜还有备用菜。

  然后就是试菜环节,我们尝过菜品后给予点评或者建议。试菜后,我们将品相不好或者口感不好的菜从“预菜单”中剔除,这样家宴才能更令家人满意。

  试菜结束后,“家宴菜单”正式出炉,菜单里的每道菜都有好听的菜名,而且每道菜后面都有备注,备注包括这道菜的做法、配料、摆盘、火候及什么时候开始做,等这道菜出菜时可以准备下一道菜。菜单里还有上菜的顺序及菜品的摆放位置。二姐说只有色彩搭配好了才能让“色香味”达到最佳效果。

  “家宴菜单”出炉后,二姐和二姐夫就开始备菜,鸡鸭鱼肉提前备好。各类蔬菜、水果在年三十的早晨买好放进冰箱,酒水饮料在客厅的墙角摆得满满当当。如果在大年初二前两天到二姐家,你会看到到处摆放的都是锅碗瓢盆,有需要泡发的,有提前卤好的,有提前将葱姜蒜、辣椒等切丝切块的,鱼鳞刮好、鸡汤炖好、扣肉蒸好,就等着大年初二清早开始煎炒烹炸。

  家宴从大年初二中午开始,家人们陆陆续续地来到二姐家,进门先给二姐和二姐夫拜年,向他们道一声“辛苦”。二姐也会很不客气地说:“知道我们辛苦,那今天你们的任务就是把菜吃完,吃不完不能走。”

  作为主厨的二姐夫将最后一道菜端上桌后,几个姐姐、姐夫还有孩子们无不对餐桌上的菜品频频赞叹,二姐一一报上菜名后家宴正式开始,喜笑开颜,推杯换盏。

  家宴一直持续到晚上,压轴大戏出场——包了硬币的饺子。为了能吃到带硬币的饺子,大家频频伸出筷子,仅十几秒时间就将饺子抢完。吃到硬币的开心得尖叫,吃到红枣、白糖、栗子的微笑不语,什么都没有吃到的“埋怨”怎么不多包些。

  每年的家宴不仅仅是一顿饭,那里面还有血浓于水的亲情,历久弥新。那是挥之不去的幸福和温暖。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中共独山子区第十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召开
中共独山子区第十届委
【小微心语】装满回忆的红砖房
【小微心语】装满回忆
从70%到95%!十年攻坚,终于啃下了这块硬骨头
从70%到95%!十年攻坚,终
独山子文化体育场馆均已开放(附时间表)
独山子文化体育场馆均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