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天是什么天? 春天是读书天! 明天(即4月23日)是—— 世界读书日 今年的主题为—— 阅读推动未来 这个主题强调了 阅读在培养个人 推动社会进步 以及塑造未来的 重要作用 图书馆里的“种子” ●崔振梅 今天调休,没课,春雨婆娑,不用给姑娘准备午餐,我成了逍遥之人,边浇花边想做点儿啥,图书馆充盈了整个脑海,换装出发来了一场冒雨奔赴。 好久没来图书馆了,也许不是周末,现场人员屈指可数,漫无目的地在书架中浏览,一本绿色小书吸引了我,抽出发现是梭罗的《种子的信仰》。书名深深吸引了我,目标是接姑娘之前要读完,迅速找位置拜读。 书中大量案例都似乎在刻画“种子不只意味着出生和再生,每株植物都可以在每次新生种子中得到重生”。正如我们平时看到的种子外面的皮就像一条美丽的口袋,出于对风的信任,他们将自己交到了风的手中,驾风疾行,遨游飘落四方。这种传播方式既快捷又有效,丝毫不亚于被装到专利局的袋子里四处传递。 书中说“种子这样一个微弱的小物体,一旦被埋入大地那湿润的子宫里,然后再渗入一些液汁,外皮马上就开始霉变,然后是分解,整个过程一丝不乱,没有一点儿损伤,种子由最初的软弱圆滑慢慢就蜕变成了最后的坚韧刚强,这时就连岩石也要为之让路,一旦挡道,就有被顶裂的危险,那股生长的力量绝对比铁楔还要强烈,它的胜利势不可挡……我们的树种就这样在坠入地下之后,重新振作起来,逐步扬眉吐气地昂起了头,慢慢拥有了坚韧秀丽的身姿,最后便如高塔一般矗立起来了”。 如果要选一粒种子代表自己,当下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蒲公英。我喜欢它的渺小与坚韧,就如书中所言,蒲公英的种子成熟之后,就像小孩儿断奶了一样,不再需要母体的营养,伴随着空中的风,变成一个精明的气球驾驶员,与风一起组成一个庞大的舰队,无需导航,日夜兼程地奔向一个未知的方向。为了播下一颗种子,可能一口气飞到山的彼岸,即使降落在旷野荒郊,也同样可以找到家的感觉,一代一代生生不息。还有一些蒲公英的种子在暴风雨中漂洋过海,经过长途旅行,找到一个可以落脚的地方,扎根发芽,恣意生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