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泥火山

我是独山子发展变化的见证者

时间:2024-09-09 11:12:18  来源:独山子石化报  作者:●罗基础

  ●罗基础

  斗转星移,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走过了75个春秋。我在她成立第八年幸运出生,亲历了她67年的发展变化,最具切身之感的是衣食住行,犹如我从小到大生长的骨骼和肌肉那般熟悉。

  先说衣。衣,当然是广义的衣,指衣裤鞋帽。人类自蛮荒时期到文明时代,“衣”的作用不外乎三种:御寒、遮羞、美观。于我而言,前两种已不是问题。我承认,爱美的元素从小就有。  

  小时候,最喜欢过年,因为可以穿着新衣服新鞋子到处炫耀。后来,审美提高了,对妈妈的手工制品有了土气的感觉,终于在上中学后拒绝穿手缝的裤子,妈妈只得央求邻居阿姨用缝纫机做了一条。美,是要用资金和物质做保障的,在无保障时就得付出代价。  

  那时,我有一双球鞋和一双妈妈做的布鞋。大夏天,我宁愿穿球鞋也不穿布鞋,脚趾头在鞋里忍着闷热和生长的憋屈。最终,大拇指忍不住了,在鞋面钻了个洞,探出头透透气。我的脚板有点宽,我怀疑就是那时造成的。  

  工作以后,我喜欢穿工装,因为工资有限,除了一件质地低劣的西装就是工装,黄翻毛皮鞋也是可以穿出来跩一跩的。后来,罗蒙、雅戈尔、皮尔卡丹等品牌服装及高档皮鞋相继光顾。

  在“衣”的走廊里,我经历了从少到多,从一棵树到一片林。过去,让我发愁的是没钱买好衣裤;现在,我发愁的是那么多半成新的服装鞋帽如何处理。

  再说食。关于吃、关于食物的记忆,是刻骨铭心的。对这种记忆,我有两处最深,一个是胃,一个是舌尖。我小时候的食物记忆是胃,吃饱与否。  

  记得上中学时,可能在长身体吧,每天上午第四节课都在被“肚子饿”这个信号刺激着,一下课便飞奔回家。由于粮食紧张,我家常常以红薯、南瓜、甜菜、土豆代饭。每年十月份挖红薯时,我会与弟弟拉着架子车去买,一买就是几麻袋,储存于地窖。  参加工作后,这种记忆慢慢上升到了舌尖,因为当时的经济实力已经不允许我在胃部转悠了。未婚妻对食堂的菜有意见,便自己整改:买一份豆角,把搪瓷碗架在宿舍的瓦斯炉上,放点儿清油,再放点儿葱花炝一下,然后把豆角重新炒一下。如果手边有午餐肉罐头,取出一点儿放到锅里,那个香、那种感觉:有个爱自己的女人真好!不过,食堂过年的肉菜还是很好吃的,那是我的最爱,一是便宜,二是肉多分量足。我会冻上,留着以后慢慢品尝。  

  当然,在胃部记忆时代也偶有舌尖记忆,但那是用饥饿换来的。我三四岁时,邻家姐姐经常用类似于红樱桃的甜野果换我口袋里的饼子。当时,大人中午不回家,那个饼子就是我的午饭。多年后我给母亲说起这件事儿。母亲骂了一句:“这个没良心的。”那是一个饥馑年代。

  在食物的旅游记忆里,我从胃部漫游到了舌尖,从关心吃饱到注重美味,最后到讲究营养健康。小时候,我很喜欢过年,很喜欢家里来客人,那样就有好吃的;而现在天天都是待客的美味佳肴,天天都像在过年,以至于不得不控制饮食。

  第三说说住。当我第一次到独山子时映入眼帘的是,在长满荒草的戈壁上,一座不大的炼油厂和一片以土平房为主要建筑的生活区。钻入鼻腔的是一股怪怪的味道,炼油厂和装油台附近的树及路边的石头都是黑乎乎的。  

  当然,这里正在变化发展,江苏施工队的劳动号子就是变奏曲。他们正在独山子盖楼房,当年最好的是九区大院的三层红砖楼,而现在只留下想象。我的住房在几十年内,从土平房爬到一室一厅的楼房,再跳跃到两室一厅、三室两厅直至联排别墅。

  关于“住”,我的目光从地面以下的地窝子慢慢升到了地面几十米的高楼。眸子里的镜像也从土地的颜色变成了各种有质感有硬度的明亮色。四肢在家里的感觉也从逼仄到可以自由舒展、跳舞甚至打太极拳。

  第四说说行。小时候,我从湖北坐火车到新疆,兰新铁路这条线,到了哈密就变成虚线了。从哈密到乌鲁木齐,我坐的是拉货的汽车。  

  长大后,我到独山子求学,从石河子到独山子走了个曲线,先坐班车到奎屯,然后继续坐班车去乌苏,在车站住一晚,第二天才坐班车到独山子。  

  那时,每次放假去装油台搭车,在寒风或酷暑里一站就是小半天。回校搭车也很困难,有一年寒假返校,我和一群人站在汽车大厢板上,从乌伊公路路口一直到学校,那寒风里的九公里路程,至今难忘。当时,从克拉玛依市区发往独山子的班车也比较紧张,刚工作时,我去克拉玛依办事,买票还得托熟人。

  在历史的长河里,我们都是匆匆的行者,不断出发和归来,道路和交通工具的改善,让我们的时空在缩短。听老司机说,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开车去克拉玛依要走两天,而现在只要两个多小时。一路走来,我感受到了时间长度与道路长度之比的变化,这个数值越来越小。

  转眼间,我在独山子已经生活了四十五年,目睹了独山子的渐变过程,大街上服装色彩的变化,人们对饮食挑剔程度的升级,搬家公司的忙碌,汽车、火车、飞机的轮番广告和自驾游人数的增加,独山子已然走在了小康大道上。通过这个缩影,我能够明显地感觉到整个国家在衣食住行方面的巨大变化,人们从吃饱穿暖过渡到吃得营养丰富、穿得舒适美观,住房也有了跳跃式的变化,出行更加便利快捷,只要有路便能快速到达。

  泥火山是独山子历史变迁的见证者,见证了独山子发展的点点滴滴。我有时站在泥火山上鸟瞰,回想这几十年的变化,会有一种幸福的感觉涌上心头。我相信,独山子的明天一定会更好!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中共独山子区第十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召开
中共独山子区第十届委
【小微心语】装满回忆的红砖房
【小微心语】装满回忆
从70%到95%!十年攻坚,终于啃下了这块硬骨头
从70%到95%!十年攻坚,终
独山子文化体育场馆均已开放(附时间表)
独山子文化体育场馆均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