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我用一首唐代诗人王维的《相思》来表达今天登上泥火山的心情。山上的草露出了头,鸟儿像哨兵,立在枝头发出悦耳的鸣叫,告知我们“春天来了”。
每次登山不是在清晨就是在黄昏,因为这两个时间段太阳的光线柔和,总能恰到好处地睹物思人。睹泥火山而思天地之辽阔,但最终在泥火山上我最思念的还是与“你”相遇。
登顶的方式有三种:走路、骑自行车、开车。
先说开车,我想到的是前两年老公开车上泥火山时在拐弯处遇到的危险。刹车踩到底也减不下来车速,着实让人好生害怕,还好遇到了一位维吾尔族大哥,在他的指引下,车子到达第二个平台顺利停下。
当时,我和维吾尔族大哥闲聊了一会儿,了解到他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有着多年开车上泥火山的经验。他小时候常和小伙伴儿在泥火山上放风筝,童年的美好记忆全部是关于泥火山的。
如今,不允许开车上山是出于安全考虑,走路上山有走路上山的好处,可以让心情随着向上的脚步平静下来,唤醒春天的记忆。
很多独山子人都会在黄昏时上山。慢慢悠悠,拍拍照望望风景,为浮躁的内心汲取一丝平静。望着太阳一点一点地落下,深感大自然是公平的,我们这里即将迎来黑夜,而地球那边的人们即将迎来曙光,此消彼长。
再说骑自行车,今天我就是骑车到山脚下的,然而只能把自行车锁在停车场,因为真的骑不上去。可幸运的是遇到了一个厉害的,他戴着头盔、穿着短袖向上骑行,三下五除二就上去了。
在泥火山上泛黄的泥土里,生长着一棵棵小草,染绿了山上的沟沟壑壑。
清明时节新疆多风,站在栈道的最顶端,任晚风吹过周身,我思故我在。我的双眼一直凝望着即将落下的夕阳,它将云朵拿来做衣袖,一点点遮住自己红彤彤的脸庞,时而又躲在云后不让人看见,之后又撒落余晖令人思绪万千……
忆起某年九月的一个黄昏,我在泥火山与“你”擦肩而过。你扛着三角架上山,我迈着缓慢的步伐下山。虽然我们并不相识,但我们对泥火山的喜爱却是一样的。
山坡下停着几辆车,下山的人们将低落的心情丢进了风里,回到家中已是一个全新的自我。上山的人们弓着身子向上,心语随着春风飘散,散落在泥火山的角角落落。人们就这样你来我往,泥火山就这样不断地喷涌着、承载着。
每次登山既有不同点(比如时间和心境)也有相同点(比如锻炼和思考),不论相同还是不同,我始终期待着在泥火山与“你”相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