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他22岁进新疆,43岁进报社,“知天命”时拿下大专学历、入党;退休前猛学外语;退休后潜心钻研小说的结构与写法,于2017年出版了短篇小说集《八月十五月儿圆》;前不久,“八〇后”的他在接到报社的约稿后,欣然写下《梦穿人生路》,并三易其稿,三次不辞辛苦地到报社送稿。 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之际,这位81岁的老石油表示要永远当好党的宣传员,以笔为伴,翩翩起舞…… 他龙马精神,志在千里。 
●马润清 巍巍炼化塔,在蓝天下银光闪烁;神奇的管廊,在朝霞里露出笑脸。一座座“钢城铁堡”在绿色工厂里英姿挺拔,百年石化城,年年都在描绘着崭新的五彩画卷。这就是昔日中国三大石油工业发祥地之一独山子、今朝天山北麓泥火下的石化城——我三代人根脉相传了半个多世纪的第二故乡。 我是属于“生在旧社会,长在新中国”的一代幸运儿。22岁响应祖国号召,参加到建设边疆、保卫边疆的行列中。在这段青春年华里,我努力工作,认真学习,精神世界开始树立起崭新的人生观,懂得了一个人应该怎样活着。只有听党的话、跟党走,不断磨砺自己,前进路上遇到的各种困难和挫折一定能战胜,一定能朝着自己的梦想一步一步走去。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在当时“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新形势下,我白天在车间里努力工作,夜晚在灯下认真学习新闻写作,几年中在新疆人民广播电台、《新疆石油报》发表《炼油塔下比翼飞》《炼油塔下的有志青年》《四条拐杖闯新路》等多篇人物通讯。1986年底,独山子炼油厂报社成立时,没想到43岁的我被招聘为记者。这是我这辈子连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啊!也许,这是在梦中吧? 少年时代父母就说我“不是上大学的材料”,我却有点儿不服输。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我得知,中国人民大学在新疆记者协会开办了一个新闻大专班,我在自学考试的基础上,顺利通过了成人高考入学,终于在1990年“知天命”时,完成了新闻大专班全部课程的学习和考试。难呀,10门课程啊!尤其是古代汉语,攻下了它,头发又白了许多……那鲜红的、精美的、像宝贝似的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专业毕业证书,让我爱不释手。我双手托着它,心花绽放了,眼睛湿润了。此时此刻,我想告诉:“早已沉睡在天堂的二老啊,你们一定接到了儿子在梦中给你们发去的‘我已经大专毕业’的信息了吧!” 每当我唱起《党啊,亲爱的妈妈》这首歌时,心中就充满感激和自豪。我扎根边疆,努力工作,献身石油,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成绩和进步,这些都离不开党的教育和培养,加入党组织是我梦寐以求的愿望。 曾记得,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两次申请入党,却没有如我所愿。但我不气馁,“跟党走”的信念永不改变,依旧一个劲儿地努力工作,始终用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1990年冬天,雪大天冷,每次夜间下雪后,我都提前到单位门前把积雪扫得干干净净。早些年,我看到报社有小孩和老人的家庭,每天都为排队打牛奶犯愁,我就从奶房借了一个桶,每天用自行车驮回一大桶牛奶,在办公室给大家分。我想:共产党员就是要为人民服务,我在完成新闻采访写作任务的同时,挤出点业余时间去为大家帮点忙,不正是应该的吗? 1993年,那是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我这个50岁的报人,终于在鲜红的党旗下宣誓——加入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那一刻,我满腔的热血在沸腾;那一刻,我人生的里程碑又多了一个新起点;那一刻,钢铁般的誓言我永远铭记心中! 2003年春节,有一位文学好友对我说:“你写了几十年的新闻,拿过不少新闻奖,但我很想看到你写的小说。退休啦,大胆地去创作吧!”这位好友的话,是鼓舞,也是我的梦想! 时光飞逝,到2017年我从新闻写作转入文学创作已有10多年了,但不少题目却在我脑海里酝酿了几十年,同龄人早已是硕果累累,而我才刚刚走进“试验田”。等啊,盼呀,终于在喜庆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的日子里,新疆人民出版总社和伊犁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我的短篇小说集《八月十五月儿圆》。 今天,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之际,我这个81岁的老石油,笔尖伴舞,征途中从未停歇——是天山清泉给了我乳汁般的营养,是边疆火热的生活锤炼了我,是老一代创业者、新一代精英和各族朋友给了我无穷的力量……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我要踏上新征程,永远当好党的宣传员,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继续努力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