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泥火山

英雄住在每个人的心里

时间:2020-12-22 15:44:49  来源:独山子石化报  作者:通津

蓦然回首,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这两次战争,如同永恒的坐标,给人启迪和指引。在这两次战争中,我们的先辈向全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英雄,就是当祖国需要时,能够雄赳赳气昂昂地走向战场的人。英雄在哪里?英雄就住在每个人的心里。

不能忘怀的那些事儿

两只鸡 被日本兵挑走

1931年9月18日夜,日军炮轰沈阳北大营。次日,日军侵占沈阳,又陆续侵占了东北三省。1932年2月,东北全境沦陷。

沦陷后的东北会怎样?满目疮痍。我曾不止一次听姥爷讲起日军在东北乡村扫荡的事情。他说:“大冬天的,余粮都被日本兵掠夺走了,一家老小啥吃的也没有,只剩两只正下蛋的鸡。听说日本兵又要扫荡,舍不得呀,但还是把两只鸡宰杀了,埋在雪地里,想瞒过日本兵,留着给孩子吃。不久,扫荡的日本兵真的来了,让我交出粮食。我假装在雪地里左翻翻右翻翻,当然什么也翻不到。日本兵怒了,用刺刀尖顶着我的腰眼儿,眼睛瞪得溜圆。刺刀尖刺破了我的破棉衣扎在后背上。我怕了,走到埋鸡的地方,一镐下去就将两只鸡刨了出来。日本兵用刺刀尖挑起两只鸡乐呵呵地走了。”

姥爷一遍又一遍地讲这个故事,末尾总不忘假设一下,说:“如果我就不把那两只鸡刨出来给他们,会怎么样?”没人能回答姥爷的这个问题。但侵华日军的铁蹄所到之处,总有无辜百姓丧命。南京沦陷后,侵华日军在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了长达6周有组织、有计划、有预谋的大屠杀,中国同胞总计死亡人数达30多万。

 

杨靖宇 铁骨铮铮抗战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山河破碎之时谁来保护手无寸铁的同胞?中华民族从来都不缺铁骨铮铮的英雄儿女,“杨靖宇”这个名字一下子跳进我的头脑中。

杨靖宇原名马尚德,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著名抗日民族英雄,是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1932年,受党中央委托到东北组织抗日联军,率领东北军民与敌人血战于白山黑水之间。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中国进入全面抗战时期,东北抗联似一把尖刀插入敌人的心脏。为此,日本关东军对杨靖宇率领的抗联进行“大讨伐”。

进入冬季,抗联战士经常十天半月吃不到粮食。杨靖宇鼓励大家:“革命就像一堆火,看起来很小,可燃烧起来能烧红了天,照亮黑夜。革命,不管遇到多大困难总会胜利的!”1940年2月,敌人在吉林省濛江县(后易名为靖宇县)三道崴子包围了杨靖宇。敌人已逼近到一百米、五十米,包围圈越缩越小。交战中,有一颗子弹射中他的左腕,“啪嗒”一声,他的手枪落在地上,他继续用右手的手枪应战。敌人认为生擒困难,所以猛烈地向他开火,杨靖宇壮烈殉国。当敌人剖开他的遗体,发现他的胃里只有草根和棉絮,一粒粮食都没有。壮士喋血,连残暴的日本兵也被折服了,感叹杨靖宇是“大大的英雄”。

 

小男孩 给志愿军送水

我第一次看《上甘岭》这部电影是在邻居华姨家。她家新买了一台黑白电视机,每晚都有许多乡亲或站或坐地等待好戏上演。

看《上甘岭》时,当演到志愿军战士口渴,却没有水,大家开始吃牙膏时,华姨屋里有一个四五岁的小男孩儿竟找到了华姨家的水壶,用两只手费力地拎着,肩膀耸起,踉踉跄跄地走到电视机前,尽力将水壶举高,说:“水来了……”把乡亲们逗得哈哈大笑。

上甘岭战役打得十分艰苦。影片《上甘岭》讲述了志愿军某部八连在连长张忠发的率领下,冲上硝烟弥漫的上甘岭主峰阵地,发现七连战士伤亡殆尽,只剩下被打瞎了眼睛的指导员还趴在石崖上坚持战斗。八连进入主峰阵地后,战士每天都有伤亡,能够战斗的人一天天在减少。坑道中的志愿军战士们面对的不仅是头顶上的敌人,还要面临生存的艰难。坑道与后方的联系被敌人切断,坑道内严重缺水,下山运水的战士接连牺牲。在极度困难的情况下,志愿军打退了敌人多次偷袭和毒气弹袭击。大反攻开始了,张忠发率领战士们冲出坑道,配合大部队一举歼灭了敌人,取得了战役的最后胜利。影片的插曲《我的祖国》唱遍大江南北,经久不衰。电影《上甘岭》不仅再现了当时的战争场景,也是对志愿军英勇顽强作战精神的一种弘扬。

 

鸭绿江 两岸天差地别

十几年前,我去过丹东看过断桥,也坐着小船在鸭绿江里游玩过,还用手摸了摸断桥的桥礅,触手冰凉。让我感慨最深的是丹东的夜晚,眺望河对岸,也有一两点灯火,还隐约地看到一个人影儿。再转过身来看丹东,楼群林立,灯火通明,一片火树银花,美丽极了。

两相对比,一种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愫油然而生。爱唱歌的我情不自禁地唱起《英雄赞歌》(电影《英雄儿女》插曲):“烽烟滚滚唱英雄,四面青山侧耳听,侧耳听。晴天响雷敲金鼓,大海扬波作和声。人民战士驱虎豹,舍生忘死保和平。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

在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的战场上,敌我双方在好几个方面对比悬殊:敌军总兵力近70万人,海军舰艇270艘,飞机1000多架;我军既无飞机又无军舰。敌军的空中优势大、武器装备精良、后勤补给能力强,在战场上敌军还能吃上罐头、喝上咖啡;而在抗美援朝出国作战初期,志愿军战士们手里的武器大多已使用多年,有的已经残破,有些志愿军只穿着单衣,鞋子烂了光着脚,志愿军除了背武器弹药外,只能背一个星期的粮食(被敌人称为“肩膀工事”),一把炒面一把雪……但中国人民志愿军也有优势,比如灵活的战略战术和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等。作战中,志愿军尽量不正面和敌人硬碰硬,而从侧面、后面穿插迂回。一旦开打,不管战斗打得多么艰苦,哪怕只剩最后一人,也绝不退缩。

因为当年不曾退缩,才有了后来的和平,才有了如今鸭绿江两岸的鲜明对比。在入朝作战中,志愿军将士谱写了气吞山河的英雄壮歌,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打出了新中国的国威和人民军队的军威。

 

战争是残酷的,山河破碎风飘絮;战争中的百姓是困苦的,身世浮沉雨打萍;战争中挺身而出的英雄是令人仰望的,如星月般熠熠生辉,他们是国泰民安的守护神。岁月留痕,两场战争中的英雄惊天地泣鬼神,两场战争中的感人故事刻骨铭心……

令人感动的那些事儿

 

周总理带头做炒面

在1950年冬天的瑞雪中,中国大地上掀起了一个大规模的群众运动:家家户户支大锅,男女老少做炒面。所谓的炒面,类似于现在的油茶面。周恩来总理曾带头炒面,因其右臂负过伤,炒面时单靠左臂的力量,翻炒时汗珠直往下淌。周总理说:“志愿军在前线很艰苦,要把炒面做好给他们当干粮,支援他们打胜仗啊。”

朝鲜战场上的志愿军一吃炒面就要吃好几个月,由于长期吃不到蔬菜,有些人得了夜盲症。有些志愿军回国以后,一见油茶面酸水就往上反,那是在战争年代形成的条件反射。那时,艰苦啊。

 

难得的战场戎装照

黄继光原名黄际广,在上甘岭战役中,用自己的胸膛死死地堵住了敌人正在喷射火舌的枪眼,为国捐躯。我看过志愿军老兵回顾黄继光的视频,说黄继光的后背被子弹打得没有一块好肉,脊梁都被打烂了。说到此处,老兵哽咽难语。但这位“特级英雄”却没有留下一张照片。他参军前是农家苦孩子,没有条件照相;参加志愿军后一直在前线,也没有留下照片;牺牲后面容都难以辨认……但人民不会忘记他,为他画像、为他雕塑,他的形象将永远铭刻在亿万人民心中!

在本次征文中,我竟有幸看到了志愿军老兵姜成胜在朝鲜战场上的戎装照。照片上的他那么年轻,眉宇间透着一股英气,怎么看都觉得珍贵。谁都知道,有些志愿军战士上了战场就没能回来,那么年轻就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总想感叹些什么,却总感觉所有的语言跟生命比起来都是空洞的。沉默半日,也只能像作家魏巍那样说:“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战士,我感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本次征文中的珍贵物件

在采访志愿军老兵毛元良的那篇文章中,我有幸又看到了一方珍贵的手帕,新新的,只是颜色有些泛黄,上写“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几个大字。那么新,谁能想到它被珍藏了近70年?何其珍贵!这方手帕,不仅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的纪念品,还见证了战争胜利后,毛元良夫妇近70年相濡以沫的爱情。

在本次征文中,我还看到了其他珍贵的物件,比如志愿军老战士石绍云年轻时的照片,还有几枚珍贵的纪念章,淮海战役纪念章、渡江战役纪念章、抗美援朝战役的纪念章以及印有“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字样的喝水杯。所有的这些物件都十分珍贵,尤其是那个抗美援朝和平鸽纪念章,在网上搜了一下,它的收藏价值很高。

 

一双鞋子能救一条命

志愿军战士在战壕中一把炒面一把雪的时候,也许敌军正在喝着温热的咖啡。敌人几乎武装到了牙齿,而有些志愿军却穿着单衣裳,鞋子磨烂了,光着脚。

在本次征文中我看到过“一双鞋子救了战友的命”的故事,这个故事是一个志愿军老兵的自述:“记得刚入朝的那些日子,晚上行军,敌人的照明弹一个接着一个,如果发现我们志愿军,子弹就像雨点一样扫射过来。我们一边躲避扫射一边奔跑,每夜急行军一百多里。有一天晚上,伸手不见五指,不知什么时候我的鞋子跑丢了一只,走路一瘸一拐,眼瞅着就要掉队。要是跟不上大部队的话,不被打死也有可能被俘虏。是连长脱下他的鞋让我穿上,我这才跟上队伍。第五次战役时,连长牺牲在战场上,我却活着回来了……”

下班后回到家中换拖鞋时,当我看到满鞋柜的鞋,突然明白了什么是“幸福”。同时,也真想像隔着屏幕给《上甘岭》中的志愿军战士递水的那个小男孩一样,穿越时空地为志愿军战士送鞋,为志愿军战士呐喊助威,甚至成为他们中的一员。

 

礼赞英雄重在传承

在本次征文中我还看到了著名诗人阿紫的作品《英雄礼赞》,体会到文章和诗是有节奏的,阿紫的诗朗诵起来铿锵有力。你听她说:

英雄是什么/英雄是在生死面前/敢于踏出一步的人/英雄在哪里/英雄住在每个人的心里

如果/让正义战胜邪恶/你就是英雄/如果/让自己战胜自己/你更是英雄

她的诗作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大地,最后写进每一位读者的心里,让人沉思,给人力量。作品的标题《英雄礼赞》很容易让人想起茅盾的名篇《白杨礼赞》,作者通过对白杨树的赞美,歌颂了坚持抗日的北方农民及其质朴、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礼赞英雄重在传承。独山子第二中学的几名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去看望并采访了本地的志愿军老兵毛元良。当听到志愿军战士的鲜血染红了临津江时,孩子们观察到毛元良用袖子擦了擦眼角的泪水。采访结束后孩子们表示,要在最好的时代、最美的年龄留下属于自己的篇章,书写盛世中华。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中共独山子区第十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召开
中共独山子区第十届委
【小微心语】装满回忆的红砖房
【小微心语】装满回忆
从70%到95%!十年攻坚,终于啃下了这块硬骨头
从70%到95%!十年攻坚,终
独山子文化体育场馆均已开放(附时间表)
独山子文化体育场馆均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