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泥火山

咀嚼“年”味

时间:2021-02-23 09:26:25  来源:独山子石化报  作者:张春华

我们每个人的成长是由一个一个“年”连起来的。小时候,我们总盼着早点儿过年,过年能满足我们对物质生活的小小追求,过年能让我们快乐,让我们对未来的日子充满期待。

小时候 “年”是一种香味

 

小时候,除夕的早晨我是被浓烈的香味唤醒的,不想起床的我们闭着眼睛,闻到了刚出锅的馒头散发着天然的麦香,香豆子花卷散发着一种天然的香甜味,麻花、馓子散发着葵花子的香味,在这些食物的香气中,混杂着一种比较特殊的味道,那便是鞭炮绽放后的烟火味……各种味道顺着鼻孔钻进脑子里,这味道对于我们来说,意味着一年中最幸福日子来了。

幸福,是因为除夕之夜拥有了一角纸币,这张代表着10颗高粱饴的纸币被叠成小小的正方形,藏在衣襟的一个角里,睡梦中都能闻到高粱饴的香甜。

幸福,还因为初一早晨可以跟着堂姐堂哥们步行到5公里以外的姑姑家拜年。十几个孩子一路欢喜一路闹,到姑姑家时正好中午,奶奶的拿手好饭羊肉粉汤已经做好:黑褐色的海带丝、奶白色的豆腐、嫩黄的豆芽,当然还少不了大家都爱吃的银白色的豌豆粉块,虽然肉很少但是味美至极。十几个孩子风卷残云,一大锅粉汤很快见了底……

幸福,更因为春节期间几乎每天都可以吃到饺子,洋芋饺子、萝卜饺子、白菜饺子等。那时,只要有饺子吃就觉得幸福满满。

 

  长大后 “年”是一种色彩

 

因为要过年,我拥有了一件大红色的滑雪服,穿出去走一圈儿。没几天,村里的女孩子几乎人人一件。还是因为要过年,我拥有了一双紫红色的里边带毛的棉皮鞋、一双玫红色的毛线手套,这一身装备让我的整个冬天都沉浸在温暖中。

年前的农贸市场空前繁荣,糖果花花绿绿,老人、孩子的服装色彩各异,还有名目繁多的鞭炮……寂寞了一个冬天的乡村小道上,麻雀落下又惊起,满载而归的摩托车、三轮车、小汽车一路飞驰,每个人见面都要相互问候一声:年货办好了没?

小院屋檐下,挂满金黄的玉米、火红的辣椒串;家家户户都要在墙上张贴色彩鲜艳的年画,如《年年有余》《嫦娥奔月》《杨家将》等等,小屋也换上了大瓦数的灯泡,低矮的房间顿时亮堂起来。

除夕贴春联是最隆重的一件事,一般由家庭中最有威信的长者指挥,孩子们帮着拿浆糊、拎刷子、搬板凳,从外门到内门都要贴,鸡圈、牛圈也不例外,就连落光叶子的白杨树干也要贴上“出门见喜”,一时间,整个院落因为春联的点缀而生机盎然。

更热闹的还是元宵节的社火,舞龙、耍狮子、划旱船、扭秧歌等。彩色的服装、矫健敏捷的身姿,的确是一场视觉盛宴。

 

  再后来 “年”是一种情谊

 

上有父母下有娇儿,“过年”是家人之间表达亲情、同事之间人情往来、朋友之间聚会叙旧的时节,也是生活中最美最温馨的时刻。

给老人、孩子的红包包好了揣兜里,给大伯大娘、姑姑姑父、舅舅舅母的烟酒糖茶头一天就打包好。大清早就出门打的,一家三口带着礼品一路飞奔而去。饭桌上,一大家子人坐在一起拉家常,谈儿女的工作聊儿孙的成长。电视里正在播放《常回家看看》,在这动人的歌声和优美的旋律中,陪父亲喝一杯万事如意酒,敬奶奶一杯健康长寿茶,亲情在这一刻更加弥足珍贵。

七天大假接近尾声时,老朋友老同学总要聚在一起叙叙旧:初中毕业前在校园操场边种下的那些小树苗长成参天大树了吧?高一那年秋天的深夜里,是谁和谁举着蜡烛在黑乎乎的教室里出墙板报?大学时期轮流在每个宿舍播放歌曲的小录音机是谁的?我还记得播放的第一首歌是《我是不是该安静地走开》……重新回到记忆中那条青葱的小路上,仿佛心灵得到了洗礼,浑身充满了力量。

“正月十五”之前都是“年”,同事之间的往来也是必不可少的,谁的厨艺好自然人缘也好,大家热热闹闹围地坐在一起,平时的小疙瘩小情绪在这个“年”悄悄地融化掉,明年重新开始。

 

  而现在 “年”是一种团圆

 

临近春节,小区里弥漫着浓浓的年味儿:大门口五彩缤纷的星星灯闪闪烁烁,挂在树上的可爱的小灯笼随风轻舞,使冬天的夜晚在静谧中变得愉悦温馨。

记得那年春节,我接到父亲的电话,说老家的堂叔、堂兄弟们经过商议,决定春节在饭店举行一个家庭大聚会。父亲得到这个通知有点儿小激动,所以那么晚还给我打电话。

我们这个大家庭在新疆的全部成员加起来约140人。这些年,由于外出求学、工作、入伍、婚嫁等多种原因,家人分散在新疆乃至全国各地,平时各自忙于生计,只能在春节期间回来团聚。

在堂叔的倡导下,侄子们迅速行动起来,后勤保障、采购、人员联络、统计等都分了组。安排妥当后堂叔说还要做一个PPT现场播放,他要征集这个大家庭在新疆白手起家艰苦奋斗的50多年中,那些有纪念意义的照片。大家在群里说小叔叔啥时候变得这么有文化了,还知道PPT。小学没毕业的堂叔发语音道:活到老学到老嘛,自从我们村子里来了工作队,今天组织学这个明天组织学那个,你们可不要小看我,俗话说得好,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现在条件好了,过年不能再像过去那样只知道走家串户吃吃喝喝,过年要紧的是体现“团圆”二字。“年”是我们老祖宗留下的文化传统,借这个机会让娃娃们了解过去的不容易,才能珍惜今天的好日子……

父亲和母亲对手机微信群的功能惊叹不已。我告诉他们:未来还会有更多的“想不到”,我们的生活会一年更比一年好。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中共独山子区第十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召开
中共独山子区第十届委
【小微心语】装满回忆的红砖房
【小微心语】装满回忆
从70%到95%!十年攻坚,终于啃下了这块硬骨头
从70%到95%!十年攻坚,终
独山子文化体育场馆均已开放(附时间表)
独山子文化体育场馆均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