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泥火山

父母的年

时间:2021-02-23 09:28:11  来源:独山子石化报  作者:汪敏

关于家乡,我最早的记忆从过年开始。那时,父母还都健在。

我的家乡是皖北平原上的阜阳。我记事的时候,地里的收成不好,经常听母亲说“赶年歇节”。那是什么意思呢?每到年关,大人们为了准备好过年的物品,家家户户都要忙好长时间。那个时候,面和油都很金贵,母亲把家里积存的白面拿出来炸馓子,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为了过年,也是“拼”了。

大清早,母亲就开始和面,和好后,把面在案板上搓成长条,然后盘在放满油的大盆里。父亲坐在灶门前烧锅,我依偎在父亲怀里,看母亲在灶台前忙活。母亲把盆里的长面条一圈圈地绕在她粗糙的手臂上,再缓缓地拉长、盘条、轻轻地下进油锅里。看着馓子在锅里沸腾,闻着让人垂涎欲滴的香气,我一口口地咽着口水。“小馋猫。”母亲说。她用挑馓子的油棍亲昵地在我头上拍了一下,把炸好的馓子塞进我嘴里,真香啊……

年三十,年货办齐了,劳累了几天的母亲稍事休息,我和父亲一起清扫院子。父亲拿把大扫帚,我也拿了一把小扫帚,父亲身大力沉,扫过的地方很整洁;而我则身单力薄,加上小孩儿心性,未免“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父亲不得不把我扫过的地方又扫一遍,但他依旧高兴得哈哈大笑,说:“我闺女能帮我干活了。”

贴对联是我和父亲共同的任务。“高了”“低了”“向左边斜一点”……父亲贴时我指挥着,母亲笑吟吟地看着我和父亲忙活,满脸慈爱。

三十晚上的年夜饭是最难忘的,一家人围在饭桌前,桌子上摆着各种菜肴,其中还有平常难得一见的肉。父亲和母亲只是将筷子伸向那些素菜,偶尔夹一块肉还塞到我的口中。看我吃得津津有味,父母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吃过年夜饭,按家乡的习俗要守岁。我年纪小容易困,看我呵欠连天,母亲把我抱在怀里,听着父母有一搭没一搭地叙闲话,我渐渐地进入梦乡……

一大早,父亲叫醒我,我们爷俩放“开门炮”,我捂着耳朵站得老远,就见父亲斜着身子用一根燃着的柴火对准炮芯,点着后还没往后跑几步,就听到一声巨响,把父亲震得一个趔趄。“今年注定是一个好年景呢。”父亲很开心,一把把我抱上肩头,走村串户地拜年去了。

见了面,大家都拱手互贺新年,都夸我:“你闺女越长越漂亮啦。”父亲乐得合不拢嘴。

日月的车轮碾过一年又一年。那一年,我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了,隔着车窗,我看到父母相依着站在车下,眼中含泪……那时的我正是意气风发年少轻狂的时候,憧憬着未来,满怀热忱地奔赴更广阔的天地。

岁月悠悠,我逐渐体会到了父母的不易以及对我的牵肠挂肚。随着年岁渐长,已在他乡落地生根的我常常怀念老家的一切,老家的老屋、屋后的小菜园、母亲做的饭菜……每每想起,辗转难眠。父母渐渐老去,远在异乡的我思念着老家的父母。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我每年过年都坚持回乡,陪陪父母,我能感觉到,那是他们最快乐最幸福的时光。

我是父母四十多岁时抱养的孩子,也是他们唯一的孩子。德国作家维斯冠说:“父母和子女,是彼此赠与的最佳礼物。”对我来说,我的父母正是上天赐我的最好礼物。

父母的年,永远怀念……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中共独山子区第十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召开
中共独山子区第十届委
【小微心语】装满回忆的红砖房
【小微心语】装满回忆
从70%到95%!十年攻坚,终于啃下了这块硬骨头
从70%到95%!十年攻坚,终
独山子文化体育场馆均已开放(附时间表)
独山子文化体育场馆均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