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泥火山

我们新疆的棉花啊,绒长情更长

时间:2021-03-30 09:32:21  来源:独山子石化报  作者:张勇

我是在农村长大的,小时候,家里种了棉花。一小片地,每天傍晚放学后,我都会拿着小竹篮,帮母亲采摘开熟的棉花。一直以来,我对棉花的印象基本就停留在那一小片土地和每天傍晚的劳累上。

多年后,我才接触到“拾棉花”这个词。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农村有了大量的富余劳动力。男人和年轻女人都选择去大城市打工,妇女们在家带孩子。孩子大点儿的家庭,每年秋天就有人吵嚷着,一起结伴到新疆“拾棉花”。因为老家人对采摘棉花的说法都是“摘棉花”,我初听“拾棉花”这个词,还以为是地里的棉花没人要了,谁拾到就归谁所有。因为当时正在上学,对这个词的误解也始终没有去求证。只是心里想,哪能那么容易就拾到棉花,就算真能拾到,又能有多少呢?恐怕连去新疆的路费都不够吧。

大学毕业后,我来到了新疆工作。在进疆的火车上,我遇到了许许多多拿着大包小包,集体来新疆“拾棉花”的打工人。她们喜笑颜开,朴实而幸福。她们憧憬着美好生活,也交流“拾棉花”的技巧。从她们的聊天中才知道,原来“拾棉花”是一种工作,就是到棉田里采摘棉花。这些打工人带着家人的希望,到新疆“拾棉花”,挣取可观的收入,实在是一件令人充满期待的事情。我坐在火车上默默地笑了,多年来,自己对新疆“拾棉花”这件事竟无知至此。

工作后自己所用的第一床被褥、结婚时母亲亲手缝制的大棉被、妻子为宝宝剪裁的小棉被等用的都是新疆柔软纤白的长绒棉。然而,自己却始终未曾亲眼目睹它的长相。偶尔出差的时候,路过大片的棉田,只见白茫茫一片,很是壮观,但不能亲密接触,总有些许遗憾。

这几年,生活条件越来越好,我也买了属于自己的小汽车。每年国庆节放假,都会开车带孩子去周边自驾游。一次,路过一片棉田,兴致勃勃地开过去,停下车,带着孩子开心地拍照玩耍。终于可以近距离碰触这柔柔软软的棉花。十月的阳光洒在一望无垠的棉田上,白茫茫,热腾腾。孩子揪了一朵在手里,兴奋地问:“爸爸,棉花糖就是用这里的棉花做的吗?”我笑了,摸着他的头,说:“这个棉花做不了棉花糖,但是可以酿‘棉花蜜’,农民伯伯的甜蜜生活都在这些棉花里!”

那年冬天,我买了两床新疆的长绒棉棉被寄回老家。听说,父母逢人就夸新疆的棉花就是好,那两床棉被又轻柔又暖和。我知道,父母夸的,可不止是棉花。后来,就经常有老家的亲朋好友让我帮忙买点儿棉花寄回去。虽麻烦了一点儿,但我还是很乐意的。因为我知道,这里不仅“棉暖”,更有“情长”。

 

我的入党介绍人

●张春华

2001年秋天,我刚到社区工作,因为居民之间的一场邻里纠纷,我第一次见到柯愈先老人。当时老先生已经70多岁了,头戴黑色礼帽,身穿灰色大衣,脖子上围着一条灰色的羊毛围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老先生是湖北云梦县人,说话口音我听不太懂。我来社区不久,又是第一次接触调解纠纷这样比较艰巨的任务,内心难免忐忑不安。但是,听着老先生平和的语调,我的紧张感渐渐消失了。那场纠纷经过他的分析、建议、协调,得到了圆满的解决。

 

他就像一面镜子

 

2002年7月,社区建立了党支部,柯老先生是第一个转入组织关系的党员;2005年5月,在他的介绍、培养下,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了一名预备党员。

在后来的工作中,我慢慢发现,柯老先生是一位热爱生活、热心助人、公正无私的共产党员,尤其是他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更是令我们年轻人望尘莫及。

我在第十社区居委会工作十年,和老先生结下了深厚的感情,或者可以说是忘年交吧。《旧唐书》中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柯老先生就像一面镜子,是我为人处世的榜样。

 

为民服务不知倦

 

“党员就是要以身作则,在群众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柯老先生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自制小黑板挂在单元门前,为大家宣传国家政策、健康保健等知识;召集邻居们自筹资金,修补单元门前破损的道路……

在2008年成立业主委员会时,大家一致推选他当主任。虽然身体状况不如从前,但是看到大家这么信任自己,柯老先生没有推辞。以后的半个多月,老先生每天都在晚饭后,拄着拐杖挨家挨户地敲门,向大家告知屋面维修需要动用维修基金的相关事宜。

邻居们对他说:“老先生,您这么大年龄了,在家休息不好吗?您辛苦啦!”他却摆摆手说:“没啥,这难道不是一个共产党员应该做的事情吗?”在老先生的努力下,邻居们都陆续签字同意维修屋面,解决了一个大难题。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作为支部委员,柯老先生经常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如关于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党员,如何促进民族团结等。

2006年,支部开展党员包联特殊户活动时,柯老先生主动要求承包一名家庭情况比较特殊的老党员(家里有两名残疾人,经济条件相对困难)。

柯老先生和他们一家建立了帮扶关系,他经常上门去和老人聊天,带去老人和老人的女儿爱吃的香蕉、橘子等水果,陪老人到外面晒太阳,直到2010年7月老人去世。

柯老先生还先后为南疆地震灾区、伊犁雪灾区、汶川地震灾区捐款近5000元。他经常说:“我被党培养了这么多年,经历过很多风风雨雨,过去那么难的日子都过来了,现在生活条件一天比一天好,80多岁的年龄了,还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对我来说真是一大幸事,就算是对党、国家和社会的回报吧。”

看着柯老先生的笑脸,我蓦地想起一句话: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一个老共产党员的境界就在其中了。

 

他眼里闪烁着亮光

 

2010年底,我调到另外一个社区工作,2011年元旦前夕,柯老先生乘坐出租车专程到我的新单位来,看到工作环境和氛围都不错,深感欣慰,叮嘱我在新的工作岗位要好好工作。春节假期,我接到柯老先生的电话:“小张,新年好啊,我给你拜年啊!”我的心里立刻涌起了阵阵暖意,但更多的是愧疚。

在柯老先生的身上,我感受到一种宽容、豁达、无私的精神,他一身正气、淡泊明志、满腔热忱,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就该如此吧。这些年来,是柯老先生的一举一动影响着我,“诚实做人、踏实做事”成了我工作和生活的信条。

2020年11月的一天,我终于抽出时间,一个人前往柯老先生家。我跟随老先生进屋,依然是熟悉的客厅,沙发、餐桌、椅子都还在老地方,拐杖也还是放在餐桌的右侧。

我告诉柯老先生:社区现在条件好了,每个社区都有一栋办公楼,里面有专门的会议室、调解室、党员活动室,还有社区学校、排练厅等等,冬天也可以在室内举办各种活动……

老先生90多岁了,确实老了,听力明显下降,我说得很慢,他一直专注地倾听。

过了好久,他抬起头,双眼因患黄斑病变几近失明,但是眼里分明闪烁着亮光。 他说:“谢谢你还记得我。”

“我一直都记得您,因为您是我的入党介绍人。”我在心里说。

 

会传染的笑

●李翠萍

下班回家,路过检查站时,见一身警服的小伙儿一脸灿烂,笑得那么甜,我立马被他的笑所感染,一天的疲劳顿减一半。我盯着他看了半天,心想他一定遇到了什么高兴的事了。我再看看周围,大家都一脸严肃,一脸疲惫,这张笑脸就像是人群中盛开的花,那么可贵,让人赏心悦目。

小伙子手拿一块抹布,在擦检查站的路桩,动作麻利洒脱,他让我想起了我的同事白文芳。

一年365天里,不管什么时候,只要看见她,她都在笑。她的笑容那么灿烂,让我禁不住停下脚步欣赏一番,与她打个招呼,聊上几句,然后也像她一样爽朗地笑起来,一天的烦恼顿时化为乌有。

这个问题我问过她好几次:“你为什么总是那么高兴呀?”她调皮地嘿嘿一笑,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儿,甚是可爱,我也不由自主地跟着她笑。

笑过以后,她嗲着声音说:“反正开心是一天,不开心也是一天,为什么不让自己高兴点儿呢,嘿嘿。”她的声音中带着顽皮带着得意,我伸出大拇指由衷地赞叹道:“聪明,向你学习!”我们手握在一起,开怀大笑,周围的气氛也随着轻松活跃起来,僵硬的脸随着我们的笑声柔软了。呵呵,笑是会传染的。

还有一件让我记忆深刻的事。

那时我还年轻,在下班回家的路上,我前面走着三个小伙子,不知在争论什么,气氛很紧张,高个子攥紧的拳头忽地举了起来,眼看一场争斗就要开始了。

我本能地向后退了退,害怕伤及到我。也就在这时,旁边的小个子推开了高个子,嘻嘻哈哈地笑着说:“好了好了,你们别争了,都是我的错,我给你们写检查吧,2000字怎么样,可以吗?嘿嘿。”

小伙子说得既诚恳又俏皮,还带着一些调侃,高个子放下了拳头,不情愿地说:“好吧,那就2000字,不许耍赖。”

这真是应了那句“举手不打笑脸人”的话。

小个子干咳了两声,装模作样地做起检查来:“检查:当前,祖国形势一片大好,春天马上就来了,牛马年,好种田。东风吹战鼓擂,世界到底谁怕谁?这个、那个……哎呀妈呀,凑够2000字还真不容易。”

哈哈,三个人大笑起来,笑得那么开心、畅快,我跟在后面也笑了起来。有意思,小伙儿胸怀祖国,写检查都不忘季节及种田,这眼界、这高度,让我由衷佩服。从此,我也学会了调侃式写检查的办法。还别说,这法子特别好使,化解了许多尴尬和不快。

记得小时候,母亲常说,不管日子再苦再难,也要有张笑脸,笑能让人变得漂亮,笑能让日子变甜。想想看,到处都是一张张笑脸,那是多么令人开心的事啊。

笑一笑十年少,开怀大笑是良药;万事由心生,一笑解千愁 ;往事如烟过,一笑泯恩仇……哎呀,笑的好处太多了,人们给笑赋予了极为丰富的内涵。呵呵,爱笑的人,生活一定不会太糟糕。

每天早上,对着镜中的自己笑一笑,对着家人笑一笑 ,相信这一天一定是美好的一天。你们可不能小看笑的魅力,笑是会传染的。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中共独山子区第十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召开
中共独山子区第十届委
【小微心语】装满回忆的红砖房
【小微心语】装满回忆
从70%到95%!十年攻坚,终于啃下了这块硬骨头
从70%到95%!十年攻坚,终
独山子文化体育场馆均已开放(附时间表)
独山子文化体育场馆均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