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独山子有很多种榆树,父母对榆树也很有感情。
榆树的寓意是吉祥富贵。这是因为榆树的“榆”字发音和“余”相同,而“余”字的扩充意义之一是“富裕”。很多人对“榆木疙瘩”的熟悉程度比对榆木的熟悉程度要高,“榆木疙瘩”多用来形容一个人很笨、不开窍,通常比喻某人或某些特定人群思想顽固、守旧、不开放。
确实,榆木疙瘩是榆木树根,非常坚硬,不易锯开。但殊不知榆木是非常好的用来做家具的材料。榆木遍及北方各地,分为春榆、裂叶榆、青榆、黄榆、白榆、红鸡榆等,工匠们常利用不同色泽的榆木制作不同的家具。父母的老家用榆木做的案几都非常结实耐用,据说可以传好几辈。
每年的三月底四月初,各种树木在春风的抚摸下,竞相吐翠。榆树在这个季节里,总是最先报到,它结出的串串榆钱儿,翠绿欲滴。“杯盘饧粥春风冷,池馆榆钱夜雨新。”这是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吃罢榆钱粥后留下的诗句。
我父母都是在农村长大的,对榆树记忆深刻。父亲说过,榆树寓意好,农村种榆树的人家很多,不光榆钱能吃,榆叶也能充饥,困难时期连榆树嫩皮都能磨面充当粮食。而母亲则说,她小时候根本就没怎么吃上榆钱儿,但榆树叶子确实好吃且能充饥。
由于母亲是家中老大,我的姥姥又早亡,比她小的还有一个妹妹和一个弟弟。作为老大,她要照顾弟弟妹妹。而当时家里又很贫穷,所以每次吃饭,母亲总不能吃饱。只有在榆树抽芽的时候,家里蒸一大锅榆树叶子时,母亲才能吃饱。从那个时候开始,母亲就喜欢上了榆树。
农村为什么要种那么多榆树呢?其实这是一种习惯,根据当时上岁数的老人讲,战争年代食物匮乏,很多时候就是靠吃榆树叶、榆树皮撑过来的,所以村里都种榆树用来防止口粮接济不上。榆树浑身都是宝,除了榆钱可以吃外,叶子、树皮、根都能吃。在艰苦岁月中,一棵榆树可以帮助一家人度过青黄不接的春夏季节,等来秋天的丰收。
父亲说:“榆树在人们捋叶扒皮之后,只要它还有根,就能战胜死亡,经得起寒冷、酷热和干旱的考验,倔强坚毅地生长着。”母亲说:“无论是虫害的肆虐,还是暴风雨的侵袭,就算拦腰折断,榆树仍然能顽强地挺过来,真有韧劲儿,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啊!做人也要像老榆树那样儿。”
母亲也像老榆树一样经历过无数次挫折和磨难。母亲由于长年过度的劳累,患上了严重的类风湿性关节炎,腿脚极不灵便,加上严重的哮喘和主动脉夹层,几年间她先后做了三次大手术,每次遭受病痛折磨时母亲都会说:“我要像老榆树一样顽强。”
是呀,榆树那勇敢的品格、坚韧向上的精神时时催人努力,积极向上。看到榆树,想想父母,我心里就充满了坚定的信念,人生就该应像榆树那样,百折不挠。我相信,风雨过后一定是绚丽的彩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