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眼间,冬至又到了,儿子一遍又一遍地提醒我包饺子一定要包硬币。我说记着呢!
我家冬至包饺子为什么要包硬币呢?说来话长,这还要从去年冬至说起呢。
去年冬至前一天晚上,正在写作业的儿子忽然跑过来问我:“妈妈,明天冬至,是不是要吃饺子?”
我说:“是的。”
他开心地说:“这次是不是可以包硬币?这也是过节呀!”
我无语了。有一年过年,他吃饺子吃出了硬币,我们说他有福气(按老家的习俗,过年包饺子时包一个硬币,谁吃出来谁就有福气),自此,每次只要家里包饺子他就要求包硬币。每次我都和他说:“过年才可以包硬币,那样吃出来才会有福气,平时都不算。”那次也不例外,我和他说了同样话。
可是那次他很不服气地说:“今天老师都和我们说了,冬至大如年,在我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天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下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所以,冬至和过年一样重要。”
接着他又问我:“妈,冬至为什么要吃饺子?”我就随口说了句:“怕冻掉耳朵呀!”他又问:“不吃饺子真的能冻掉耳朵吗?”我说:“当然不会了,不过是流传下来的一种说法。”他又问:“到底冬至为什么要吃饺子呢?”真把我问住了,我真不知道。
这时候他得意地说:“我知道,今天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传说医圣张仲景曾任长沙太守,辞官回乡后,看到乡亲们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因而命其弟子搭台筑灶,把羊肉和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乡亲们吃。人们吃后,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就好了。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带馅的面食,便叫‘饺子’。从此就有了冬至吃饺子的风俗。”
那时候儿子才切入正题,用可爱的小眼神看着我说:“妈妈,你看,冬至大如年,过年吃饺子可以包硬币,那冬至是不是也可以包硬币?我们冬至吃饺子,耳朵也冻不了,然后再吃出饺子里的硬币,耳朵里都冒着福气。”看他说得有理有据,为了包个硬币真是做足了功课,不忍心拒绝,就说:“好吧!”然后他开心地去找硬币,找到后放到餐桌上,还不忘嘱咐我:“妈妈,明天一定不要忘了。”我说:“好。”他这才放心地去写作业。
第二天,包饺子的时候我就把硬币包上了。等到中午他放学回来,一进门就说:“今天真的好冷,不吃饺子真会把耳朵冻掉的。”我和他爸都笑了笑。
我把饺子煮好端到餐桌上,他一边洗手一边问:“妈妈,包硬币了没?”我说:“包了,你赶紧吃吧,要不让你爸吃出来了。”他赶紧跑到餐桌跟前开始狼吞虎咽地吃起来,我急忙说:“慢点儿吃。”他平时也就10个饺子的饭量,可是那天他为了硬币,吃到15个还在吃,我怕他不消化,赶紧从盘中拿筷子戳着找到那个包了硬币的饺子放到他碗里。当他吃到硬币,开心得不得了,兴奋地说:“妈妈,你看我耳朵里是不是冒着福气?”我和他爸都被他逗笑了。
去年冬至,我忽然觉得儿子长大了,会用一大堆理论来说服我们了。儿子说得对,冬至大如年,应该庆祝,从此后白天越来越长,新年也快到了,春天也要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