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泥火山

临池之悟

时间:2022-01-17 16:49:52  来源:独山子石化报  作者:王志科

  余习二王帖多年,虽不得其法,然耳濡目染,亦可辨其格调之高低,惜眼高手低,终未达其神邃之境也。

  五年前,余求学于洛阳偃师张海书法艺术馆,由海公出资,吃住用度尽免,有一月余。聆听名师教诲,朝夕研习,收获良多。受陈海良、汪永江、翁志飞、施立刚、张国朝五位先生指点,观其临摹创作,得其秀与放之变化,并领悟,尝试,记于心,熟于手。古今书法诸多大家,其中原及江浙书家,极力推崇颜鲁公,受其影响,遂对鲁公其人其书有浓厚之兴趣,并寻鲁公之帖,取其精华,心摹手追,临池不厌。

  学鲁公之帖,求其稳重,求其遒劲,求其浑厚,观其《祭侄文稿》《争座位帖》《三表帖》《八关斋会报德记》等诸多名帖,余尤喜《争座位帖》:学其大小穿插,左右开合,横势变化多端。鲁公结字为外拓之行,变右军之体势,自成一派。

  然学其法则不易,须在执笔、用笔、用腕及笔力上不间断研习,在纸上呈现锥画沙、折钗股、屋漏痕之功力。

  东晋卫夫人云:“下笔点画波撇屈伸,皆须尽一身之力而送之。”此言习书人尽知,但做之甚难。

  董其昌云:“作字须提得笔起。”然提按之度难于控制,按过则板,提过则飘,控制得当则须长年练习。

  周星莲曰:“作字之法,先使腕灵笔活,凌空取势,沉着痛快。”所谓腕灵者,古人常有论之,坡公云:“把笔无定法,要使虚而宽。”则为指实掌虚腕平也。所谓凌空取势者,为右军笔法之精髓,后世书者皆以“凌空取势、一拓而下”为右军笔法八字真言,使其成飘逸灵动之美。

  而鲁公之法为篆籀用笔,所谓篆籀用笔为行笔以中锋为主,带绞转之意,成金石气象,使线条成厚重之势。鲁公之结字者,空间之变化,为其精要。二王之书,结字已然疏密有间,大小之变化和谐有度,然鲁公之书,大小轻重变化更甚之。

  坡公云:大字难于结密无间,小字难于宽绰有余,所谓密者,则为点画间密不透风,密中有密,成茂密浑厚之气;所谓宽绰者,为点画间成散淡状,舒朗为妙,达到空灵境界。

  书法之法,古今高论数不胜数。米元章有曰:“石刻不可学。”然古之经典墨迹甚少,我们在墨迹中学古人用笔,与古人对话,再习碑刻使笔力雄厚,不亦快哉!正如启功先生语:“学书别有观碑法,透过刀锋看笔锋。”能灵活转化为学书之要。故而米南宫所言有待商榷。

  吾辈当通过临池、思考取其精妙,用于学书当中,书艺定有所进。

  以上观点,仅为本人多年学习古人之论,临池自悟之管见,与同道共勉,不当之处,望斧正矫之。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中共独山子区第十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召开
中共独山子区第十届委
【小微心语】装满回忆的红砖房
【小微心语】装满回忆
从70%到95%!十年攻坚,终于啃下了这块硬骨头
从70%到95%!十年攻坚,终
独山子文化体育场馆均已开放(附时间表)
独山子文化体育场馆均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