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泥火山

艾比湖深处的秘密

时间:2022-01-21 12:12:23  来源:独山子石化报  作者:谢耀德

  对艾比湖向往已久,曾两次前往,始终没有机会走近湖边做一次亲密接触,说起来真有些遗憾。

  早在十多年前,一次随领导出差到博乐,在去阿拉山口口岸参观的路上,穿过阿拉套山经过一片空阔的白地,陪同的博乐朋友说:“这就是艾比湖。”

  啊,这就是艾比湖!我心头一震,说不上是惊是喜。

  自小我就对地理比较感兴趣,国内著名的山川、河流、湖泊、高原、盆地,几乎都能说出省份和大概位置,新疆的当然了解得更详细了。

  博尔塔拉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有大小湖泊5个,面积在400平方公里以上的是赛里木湖和艾比湖。赛里木是蒙语,意思是“山脊上的湖”。清朝时,曾在湖东岸设鄂勒著依图博木军台,即三台,当地牧民多把湖泊叫“海子”,所以赛里木湖又称“三台海子”。关于赛里木湖,有许多话题,她是新疆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山湖,她像一位纯洁的少女,青春妩媚,留下许多传说,充满了神秘色彩。

  而甘家湖就名不副实了,虽有湖之名却无湖之实。甘家湖位于准噶尔盆地西部,地跨乌苏、精河、托里三县市,可直达阿拉山口,是中国最大、世界第二大野生次生林和白梭梭林保护区。阿拉山口是我国陆地上著名的风口之一,也是世界著名风口,以四季狂虐的烈风闻名于世。发源于天山雪峰注入艾比湖的奎屯河、四棵树河、古尔图河都流经甘家湖广大的区域,汇集出诸如鸭子坝、克孜加尔湖等一些小湖泊,湿地上生长的茂密的梭梭林和胡杨林像一道巨大的天然屏障,阻挡着从阿拉山口吹向中国的西风。

  赛里木湖曾在去伊犁的路上经过,甘家湖沙漠腹地我也曾经踏入过,只有艾比湖,一直未睹芳容。很长一段时间,艾比湖始终在我心里留下一层神秘的面纱。就在出发的前一天,领导才说马上要去博乐,我突然就想到了艾比湖。那时候我一直在想,艾比湖到底是什么样子?

  我最初对艾比湖感兴趣还是因为一部小说,书中提到了察哈尔蒙古族骑兵抗击沙俄入侵的故事,有多处描写了艾比湖四季优美的风光。

  在博乐晚宴上,我正跟当地朋友聊着有关艾比湖的话题时,穿着民族盛装的蒙古族姑娘来敬酒,我遭遇了平生第一次难堪。

  那时我刚工作不久,能喝酒但缺少酒场经验,尤其那种敬酒场面,真是第一次遇到。当漂亮的蒙古族姑娘端着酒碗在我面前唱着敬酒歌敬酒时,没等人家把曲子唱完我就接过酒碗一干而尽了。当地朋友立马说:“不算,不算。人家的歌没唱完。”没有办法,蒙古族姑娘笑嘻嘻地端着酒碗又来到我面前。这次我是等她唱完了歌才接过酒碗喝的。当地朋友又说:“不行,不行,不合规矩,没有给人家姑娘回敬。不算,不算。”

  当蒙古族姑娘第三次来到我面前时,我看到,她满脸红云。事实上,我早已满脸通红了,敬酒的碗是那种能盛二两多酒的小碗,小半斤白酒下肚,肯定上脸。我的胆子也大起来,姑娘唱歌的时候我也跟着唱。姑娘唱完后,我端过酒碗回敬,她接过酒碗,抬头看了我一眼,那眼神真诚而且纯朴,她微微低头,轻轻抿了一口酒,一笑,又将酒碗恭恭敬敬地举到我面前。这时候我注意到,她的眼睛那么好看那么传神,像高山湖一样幽深、清澈、明亮,充满了神秘。后来,我问姑娘歌词大意,姑娘微笑着说:“感谢上苍赐予我们牛羊和草场,感谢大地母亲赐予我们幸福生活……”

  第二天,面对眼前那一大片白茫茫的世界,我哑然了,张大眼睛四下张望,仔细寻觅。那是秋天的上午,秋高气爽,骄阳直射水面,散射着白光。向远望去,白茫茫水天一色,一望无际的水域没有一只飞鸟。这是湖吗?我心里犯着嘀咕,两眼失神,一脸空茫。

  博乐的朋友说,这里距离艾比湖还很远,山口西面距艾比湖近些,不过都是沼泽,无法过去。县上正在申请搞旅游开发,你们下次来就可以坐游艇上湖一游了。这就是第一次接近艾比湖,没有领略到一点儿湖的气象,也没有感受到一方水域的特色,只看到白苍苍一片天,白茫茫一片水。我突然想起那天敬酒的蒙古族姑娘幽深的眼睛,感觉艾比湖和那位姑娘的眼睛一样,其中隐藏着好多秘密。

  艾比湖,蒙语的意思是“向阳之湖”。关于艾比湖,我找到以下一段文字资料:艾比湖位于精河县以北35公里处,在阿拉山口之南,被誉为“国门湖泊”。艾比湖是典型的内陆盐湖,海拔189米。它是准噶尔盆地西部的最低洼地和水盐汇集中心,也是新疆最大的咸水湖,艾比湖湿地已被列入《中国重要湿地名录》。湖畔风景优美,是马鹿、黄羊、野兔和野鸭等众多野生动物的栖息地,也是野生植物的宝库。

  有人说,艾比湖是博尔塔拉的宝湖。这座地势不高的荒原湖泊湖水矿化度很高,盛产青盐、红盐和芒硝。据说,湖水含盐率比海水还要高。除盐之外,还有钾、硫、镁、硼等30多种矿物质。

  而最出名的,是艾比湖卤虫,这种被称为“软黄金”的卤虫,曾经是博州的一大支柱产业,为当地经济的发展立下了功劳。卤虫之所以被称为“软黄金”,是因为它不菲的价值,据说卤虫卵是人工养殖对虾等海产品的上好饵料,每吨四五十万元,最高达七十万元。

  关于卤虫的发现还有个说法,20世纪六七十年代有个知识分子在艾比湖劳动,他发现了养在深闺人不识的卤虫。改革开放后,他第一个来到艾比湖,捞到了艾比湖的第一桶“软黄金”。至此,艾比湖因卤虫名声大振。根据有关资料记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艾比湖卤虫高额的利润让一些人趋之若鹜,内地的、周边的、湖区附近的人纷至沓来,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卤虫大战”。有人捞到了“软黄金”,有人血本无归,有人违法违纪,有人丧命湖中,而受害最大的是艾比湖,是艾比湖内长年生长繁衍的这种叫卤虫的甲壳生物。在人类未发现它之前,它在艾比湖自由生长繁衍,仅是艾比湖里水鸟的食物。

  阿拉山口是丝绸之路的古驿站,也是欧亚铁路的重要驿站。艾比湖是各种动物群集、往来的“动物驿站”。每年春天,有上百万只水鸟来这里安家,繁衍后代。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注入艾比湖的水量增加,导致艾比湖盐水饱和度发生变化,影响了卤虫的繁衍。近些年来,虽然也有人承包湖面打捞卤虫,却是亏多赢少。艾比湖的神话就此打住了吗?没有。还有人前来窥探,还有人寄托着梦想和希望。

  只要希望在,艾比湖的神秘就在,关于艾比湖,关于卤虫,关于青盐和红盐,关于丝绸古道、古驿站、欧亚铁路,也包括冬去春来的水鸟,从阿拉山口吹来的风,沙尘暴和盐尘暴,还有世界金融风暴的呼啸……

  是的,都是岁月的过客,一切都会过去。

  而艾比湖,水波荡漾的湖心固守着自身的秘密。湖水深处,一支钻出水面的芦苇,青葱翠绿,闪烁着生机勃勃的光芒。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中共独山子区第十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召开
中共独山子区第十届委
【小微心语】装满回忆的红砖房
【小微心语】装满回忆
从70%到95%!十年攻坚,终于啃下了这块硬骨头
从70%到95%!十年攻坚,终
独山子文化体育场馆均已开放(附时间表)
独山子文化体育场馆均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