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泥火山

故乡的春节

时间:2022-01-27 17:58:10  来源:独山子石化报  作者:梁翰

  每当春节临近,怀旧的气息就越来越浓,我总是情不自禁地想起儿时在故乡度过的春节。

  在农村,一到小年,春节的气氛就开始变得浓郁,杀猪、购年货、做年糕、收拾屋子、贴春联等一系列事情一件接一件地做。所有人都在快乐地忙碌着。

  腊月二十三晚上拜灶神,奶奶会在灶房的墙上贴一张新买来的灶神像,在锅台上摆放一些简单的祭品,点一根红烛。爷爷则带领全家老少来到灶房给灶神磕头上香,祈求来年降福免灾。

  年前的腊月二十三、二十六和二十九这三天,乡里的集市往往是一年中最热闹的,不仅货物品种多,人流量也非常大,摊位一个接着一个,赶集的人摩肩接踵。

  大扫除是每家每户年前必做的事儿,屋里屋外都要收拾得干干净净。这些活儿一般都由年轻人来做,他们踩着凳子或是架起梯子用笤帚扫去屋子高处和犄角旮旯的灰尘和蜘蛛网,擦洗家里的门窗和简陋的家具,撕下旧年画,换上新年画。

  节前,大舅爷会给我们家写春联和福字,然后托人送来。他是乡里有名的“书法家”,他的春联让我们家蓬荜生辉。

  每到过年,爷爷总要请出太爷的遗像和牌位摆在堂屋的桌子上。除夕那天下午,奶奶会专门做一碗米饭作为祭品摆在牌位前。除米饭外,祭品还有核桃和大枣。上香是必不可少的,偶尔还会有人点上一支香烟放在香炉上。家人以及来拜年的亲朋好友都要对着遗像和牌位作揖磕头,然后上香。

  除夕夜,天彻底黑下来后,就进入了给长辈拜年环节,我们所有人首先要给太奶磕头拜年,然后再给爷爷奶奶磕头。这时爷爷奶奶会拿出提前准备好的从商店换来的新钱给我们发压岁钱。爷爷通常只给我和姐姐两毛或五毛钱,很少给一块钱。收到压岁钱,我们非常高兴,小心地装在口袋里,时不时地拿出来看看,舍不得花,心里美滋滋的。

  给长辈拜完年,一家人开始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过年能吃上肉馅的饺子,别提有多高兴了。我们做晚辈的虽然不喝酒,但是会给爷爷奶奶敬酒。那时家里没有电视机,大家就围坐在一起聊天、听收音机、打扑克。稍晚一些就到院子里放鞭炮,也不等到次日零点。

  从初一开始就拉开了大拜年的序幕。大人小孩,梳头擦脸,有新衣的穿新衣,没有新衣的也会穿上洗得干干净净的漂亮衣服,总之要打扮得精精神神,然后走街串巷地去拜年。中年人后面跟着年轻人和小孩儿,手里提着烟酒糖茶等礼品。有些人干脆两手空空,磕个头,拜个年,就离开。老年人一般不出门,而是等着晚辈来拜年并招待他们。

  新进门的媳妇要挨家挨户去同族长辈家里拜年,不用带礼品,去了也不必停留太久,磕过头拜过年,简单聊几句就离开,然后去下一家,主要是认门。

  一直到正月十五过完元宵节,热闹的春节才算落下帷幕。

  如今,物质越来越丰富,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年味儿却有些淡了,快节奏的生活让春节也显得有些匆忙简单。所以,每逢春节我就会很怀念儿时在农村老家过春节的情景,那是我对春节最初最深也是最美好的回忆,是我精神世界里最珍贵最美味的年夜饭。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中共独山子区第十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召开
中共独山子区第十届委
【小微心语】装满回忆的红砖房
【小微心语】装满回忆
从70%到95%!十年攻坚,终于啃下了这块硬骨头
从70%到95%!十年攻坚,终
独山子文化体育场馆均已开放(附时间表)
独山子文化体育场馆均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