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14日,在乌鲁木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市区)六十户乡星火村四队阿禾卓力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牛棚里,巴克·阿布都正在给牛喂饲料。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甘兴华摄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甘兴华 走进乌鲁木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市区)六十户乡星火村四队,6栋房子整齐地排列在街道两旁,每家院子里都搭着相似的凉棚,凉棚周围种满了爬山虎。他们就是阿禾卓力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6家养殖户。7年时间他们同心协力,日子越过越红火。 巴克·阿布都是合作社的理事长,在他的带领下,这些年来,6家养殖户分工明确,有专人去各地收购牛,有专人监控市场行情 ,随时沟通交流。依托合作社,养殖户们都赚上了钱,更是将新房子修在了一起。合作社的牛从最初十几头发展到如今已有300余头。 6月14日一大早,巴克来到合作社牛棚里开始了每天一次的巡检。因为天气炎热,牛棚里只有几十头准备出售的牛,其余的牛全被送去了牧场。 巴克家世代养牛,从早期凭着老经验养牛到在村委会的鼓励下成立合作社与其余5家养殖户一起养牛,巴克说:“人多力量大,大家一起集思广益、资源共享,我们每家都比单独搞养殖时赚得多了很多。” 木汗·沙汗在合作社专门负责牧牛工作。5年前,在外打工的木汗看到父亲加入养牛合作社后自家的牛越来越多,就辞职回到家里和父亲一起干。小伙子勤快好学,很快就赢得了合作社里前辈们的喜欢,巴克更是手把手教他。巴克还带着木汗去市场买牛、卖牛赚取差价,5年时间除了家里的牛,木汗自己也有了 40头牛。 “合作社里人都特别好,经常一起交流养殖经验,我们还能参加各种培训。现在每个月除了放牛的工资外,我自己的牛随时可以出售,收入还不错。”在合作社里,大家有钱一起赚,有困难一起扛,这让木汗感觉像是一家人。 别看现如今合作社发展不错,2016年合作社刚成立时也走了不少弯路。刚开始大家并不知道该如何发挥合作社的优势,依旧是养牛、卖牛各自为阵。 六十户乡星火村村委会利用冬闲时,请来畜牧养殖专家给合作社成员集中培训,和他们分享一些其他合作社的运营模式,并以村委会的名义做担保为合作社成员贷款买牛…… 在村委会的帮助下,巴克和合作社成员开始发挥自身优势,有人专门负责收购,有人专门负责对接销售,还有人专门负责养殖,合作社里,最多的时候有500多头牛。 “今年计划将合作社规模再扩大一些,可以吸纳更多养殖户加入进来,大家一起赚钱。”巴克说,目前正在寻找新的更大的养殖场地。 六十户乡星火村村委会主任于岗也表示,村里也在积极协调,希望能帮助合作社发展成现代化的养殖场,带动更多村民发家致富。
责任编辑:何艳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