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云/新疆日报讯(记者 王亚芸报道)记者从9月15日召开的自治区自然资源重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获悉:今年,自治区自然资源厅争取中央和自治区专项资金1.94亿元,实施87个地质灾害防治项目,完成130处普适型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点建设。 
5月17日,温泉县自然资源局工作人员在监测预警点检查设备。贺强 摄 自2021年开始,新疆在受地质灾害威胁较重的区段,推进布设群测群防和专业监测相结合的监测预警点。截至目前,新疆已累计建设普适型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点1285处。 据了解,普适型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点建设,可对灾害隐患点进行不间断实时监测,使各地能实时掌握地质灾害隐患点灾害体动态变形和点位雨量变化情况,一旦发生位移、裂缝、倾角加速度等现象,能第一时间发出预警通知。 近年来,自治区自然资源厅通过一系列技术手段,实现对地质灾害的智能精准预警,逐步由“人防”向“人防+技防”转变,全区地质灾害主动预防和管控能力得到显著提升。目前,新疆已安装雨量计、裂缝针、泥位计和声光报警器等自动化监测设备5775套,建成全区地质灾害信息管理系统,集成整合了现有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数据库、气象风险预警、群专结合监测预警和防治综合管理等子系统。 为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今年自治区自然资源厅积极组织群测群防队伍,全面开展实地巡查排查隐患,已累计派出工作组1440个4087人次,共排查隐患点12292处(次)。同时,联合气象部门发布预报预警154期。
责任编辑:严培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