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剧《时间的声音》第九集:永远的木卡姆人物简介 万桐书,1923年出生于湖北武汉,毕业于南京国立音乐院理论作曲系,于新中国成立之初,担任中央音乐学院教师,在周恩来总理的关心和指示下,前往新疆主持抢救、整理《十二木卡姆》,为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的抢救性挖掘和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抢救维吾尔木卡姆第一人”。万桐书在新疆工作生活近50年,与新疆各族群众、各族文学艺术家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为中国民族音乐事业的发展特别是抢救民族文化遗产倾注了毕生的心血。 
▲万桐书(右一)和十二木卡姆表演艺术家在一起。(新疆艺术剧院木卡姆艺术团 供图) 本集故事背景 万桐书在乌鲁木齐参加完土尔地阿洪大师的追悼会后,便匆忙带领着十二木卡姆小组成员踏上了去往南疆的工作之路。1966年,万桐书正在墨玉县紧张而又忙碌的工作着,此时的他已经走访了不少的民间艺人和木卡姆演唱家,记录了一大本,照了不少的照片,但他始终不满意,原因是他一直没有寻访到那位近80岁的木卡姆演唱家。据别人介绍,他能演唱的木卡姆曲目比此地所有演唱艺人所能演唱的木卡姆总数还要多。这引起万桐书极大的兴趣。万桐书一直在想办法接近他,认识他,了解他,很想跟他成为好朋友。 音频导读 马邻居:别敲啦,你们有什么事啊? 万桐书:我们是来拜访帕塔尔大师的,已经来了很多次了,每次都见不到,您知道他去哪了吗? 马邻居:我瞅着他刚才骑上毛驴到巴扎去了,不过你们也不用再来了,他从来不见客的。 万桐书:啊?为什么啊? 马邻居:这个就说来话长了,都是那个县政府科长艾里甫太欺负人了嘛...... 王邻居:这个我知道,我当时还在现场呢。那个科长艾里甫太过分了,人家帕塔尔大师给他母亲过大寿演唱了三天三夜,我听着他嗓子都哑了,看他腰也直不起来了,那科长竟然分文不给,说什么还没唱全,不算完整演绎什么的,我在旁边听地气地直跺脚,帕塔尔大师直接当众立誓以后再也不演唱了。 马邻居:都是这过分的艾里甫害得我们都听不到大师的歌声了。 万桐书:好,这事儿我知道了,咱们先到巴扎找一下帕塔尔大师。 …… (以上为九集广播剧《时间的声音》的第九集《永远的木卡姆》。至此,九集广播剧《时间的声音》已全部播送完毕。) 更多相关内容: 广播剧《时间的声音》第一集 广播剧《时间的声音》第二集 广播剧《时间的声音》第三集 广播剧《时间的声音》第四集 广播剧《时间的声音》第五集 广播剧《时间的声音》第六集 广播剧《时间的声音》第七集 广播剧《时间的声音》第八集 总策划:全立新、李秋瑾 总监制:周达疆 总导演:姬彬 监制:杨静、姚彤、刘音、刘奕 编剧、演播:新疆艺术学院22级播音主持硕士研究生班 录音制作:彭潇霞 主题歌 作词:孟文豪、红风 作曲:孟文豪 演唱:塔斯肯 本剧由新疆艺术学院、新疆日报社(新疆报业传媒〈集团〉有限公司)荣誉出品
责任编辑:木卡达司·买买吐逊
|